铁岭——红学文化之乡(三十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4.30
【版次】第A05版 (开讲)
【入库时间】20111020
【全文】
五、外籍红学家对铁岭红学研究的关注
铁岭确实与《红楼梦》有缘。铁岭是一座与《红楼梦》有着历史渊源的文化名城。这里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续补《红楼梦》后四十回、为《红楼梦》传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先贤高鹗的家乡。这里不仅是多位全国著名红学家根之所在,而且还是新红学时期举办《红楼梦》学术活动最多的城市之一。近十多年来,铁岭先后举办过四次全国性的《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把红学文化做成了铁岭的“名片”、品牌,极大地推动了铁岭文化名城建设,也为红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因为如此,铁岭作为“红学文化之乡”,得到了全国各地红学专家、学者的格外关注和青睐。(一)周汝昌与铁岭红学文化研究(上)
周汝昌,1918年生,天津人,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属解味道人。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曹雪芹学会名誉会长。他是继胡适、俞平伯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写有《红楼梦新证》、《周汝昌红学精品集》、《周汝昌校订点评石头记》等47部、800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它的价值表现在通过大量史料对曹雪芹的家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上。该书用丰富的资料理清了曹家的百年发家和败落的历史,为后来研究曹雪芹家世提供了依据,也为读懂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借鉴。这部著作是红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也是近代红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周汝昌先生一生痴迷红学。虽已93岁高龄,且双耳失聪,左眼失明,仍笔耕不辍,“日无虚度”,仅去年以来就出版了《谁知脂砚是湘云》、《红楼真影》、《周汝昌校订点评石头记》繁体本、《周汝昌校订点评石头记》简体本4部红学专著。尤其是那部4卷本的《周汝昌校订点评石头记》,将《红楼梦》正文八十回、脂评与周批三大部分连成一体,构成一部石头记三新版本,供读者鉴赏。
周汝昌先生关注铁岭红学研究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谈起。 199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红楼梦〉与丰润曹》电视专题片时,寻找曹雪芹祖先的踪迹,来到铁岭,并采访了铁岭学者李奉佐。这部专题片播出后,周汝昌先生看到铁岭学者对曹雪芹关外祖籍的研究成果后非常高兴,立即派他的学生王国华先生到铁岭做深入的考察。之后,周汝昌先生对铁岭学者的研究考证给予了极大关注。他多次通函与铁岭学者切磋、讨论。 1997年12月,铁岭学者李奉佐先生的《曹雪芹祖籍铁岭考》付梓出版时,周汝昌先生欣然命笔,亲自为该书作序。他在此书的《序》中不仅力挺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说”,还对该书在曹雪芹祖籍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进行了全面评点,并认为:“李先生这册著作,是一份可贵的学术研究的成绩”。 1998年11月,在北京北普陀召开的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周汝昌先生在女儿的搀扶下,亲自来到铁岭代表的房间,祝贺铁岭学者在考证曹雪芹祖籍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鼓励铁岭学者一定要坚持下去。会议结束时,周汝昌先生还给铁岭市委领导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在京召开的红学研讨会上,你们铁岭学者考证是确凿的,曹雪芹关外祖籍及族裔等诸多成果已得到大会和与会者热烈欢迎与确认”。 1999年6月,“99铁岭市红楼梦文化·曹雪芹家世学术研讨会”召开。周汝昌先生致信表示祝贺,并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发言。在他“书面发言”中,坦诚地“检讨自己”,自纠旧时不学之失误,并向学界致歉,体现了一位学界前辈令人敬佩的学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