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铁岭——红学文化之乡 李瑞

铁岭——红学文化之乡 李瑞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3.1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铁岭日报

【出版日期】2011.03.19

【版次】第A05版 (开讲)

【入库时间】20111020

【全文】

(三十一)四、铁岭是传承红学文化的基地

铁岭不仅为《红楼梦》问世和红学家成长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历史土壤,而且以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求索,将家乡打造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红学研究基地。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铁岭的红学研究日趋活跃,并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对红学研究从个别学者、红学爱好者的个人志趣、爱好,扩展成为社会各界一批人、有组织的文化研究活动。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铁岭市曹雪芹研究会成立后,逐渐形成了一支以李奉佐、金鑫先生为核心的红学研究队伍。红学研究的内容也从初始单一的曹雪芹家世祖籍,拓展到《红楼梦》文本和红学文化的研究。二是民间的红学研究活动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并被纳入铁岭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体战路之中。市政府把“红学文化之乡”作为宣传铁岭、发展铁岭的“四张名片”之首广为推介。因此,从1999年至2008年十年间,由政府主导,连续召开了四次在红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全国性的红学文化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研讨活动,不仅使铁岭的红学研究走向全国,而且也提升了铁岭在全国的知名度。三是密切了铁岭与中国红楼梦学会及各地红学研究组织的联系,同周汝昌、张庆善、蔡义江、胡文彬、张书才、段启明等一大批著名红学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密切地接触及深入地学术交流。

(一)红学盛会在银州

1999年6月22日至24日,由铁岭市政府、河北省曹雪芹研究会共同主办的“99铁岭市红楼梦文化.曹雪芹家世学术研讨会”在我市龙山宾馆隆重召开。这是铁岭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红学研讨会,有来至全国各地的39位著名红学专家莅临。全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老先生、北京大学教授沈天佑先生、北京学者曹仪简先生分别致信表示祝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丁柏仲致开幕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红学研究中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家世生平、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等课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交流。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参观了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岗书院,并到铁岭县腰堡镇、凡河镇等地观看了古迹遗物。

这次研讨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其一,会议打破了红学界多年存在的“一言堂”局面,为恢复红学界民主、求实、团结的研究风气树立了典范,并在全国的红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正如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在会议总结讲话时所说:“第一,会议加强了团结,增进了友谊;第二,会议贯彻了“双百”方针,尊重不同意见,什么观点都可以说,什么意见都可以听,是学术研讨会很少见的特点……”。其二,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说"得到了红学界专家、学者进一步认同。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书面发言《检讨自己》中坦诚地说:“真正纠我之谬的是李奉佐先生”,并力挺曹雪芹关外祖籍“铁岭说”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蔡义江先生则认为:“‘铁岭说’下了很大功夫,……弄清了很多问题,对曹雪芹家世及其上代有一个比较确切的说法,是一件大好事”。其三,铁岭高鹗对《红楼梦》的杰出贡献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辽宁省红学会会长马国权先生说:“高鹗是很了不起的人,《红楼梦》出版和普及,与高鹗的关系很大,高鹗是功不可没的人”。辽宁大学教授董文成认为:“高鹗就是有胆有识的杰出编辑出版家”。其四,开阔了眼界,锻炼了队伍。我市除李奉佐、金鑫先生在研讨会上做主题学术演讲外,我市部分学者和红学爱好者卢祥云、张冠、刘汉兴、曹国平、曹泰东、李泽绵、汪韶彬、刘力群等人也在会议上展示了自己的学术成果,给外地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