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刘配”促转型再提速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8.01
【版次】FB04佛山读本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上周五(7月29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免去佟星的副省长职务,任命陈云贤为副省长。
当日,省委组织部发布通告,佛山市市长李贻伟拟任佛山市委书记,广州天河区委书记刘悦伦拟任佛山市市长。
不久之后,佛山市党政正职的“博士搭档”将由陈云贤+李贻伟变为李贻伟+刘悦伦,今年45岁的李贻伟将成为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第二年轻的书记。
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两位领导都是博士,刘悦伦还留过学,他们对某个领域的认识必定很深刻,在决策时也更愿意倾听专家学者的意见,使决策更为科学。另外,两人对广佛同城化工作都有着深刻理解,刘悦伦还可以利用他在广州的人脉资源,和李贻伟一道突破广佛同城的机制瓶颈。
默契“陈李配”获肯定
佛山市委党校副校长何劲和认为:“陈云贤在重要的城市干过,又在重要的行业干过,受到重用是很自然的事情。”
曾准确预言金融危机V字形曲线的陈云贤,与时任佛山市委书记的林元和一道,带领佛山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实现了超过13%的经济增速。在去年宣布陈云贤任市委书记时,时任省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特别提到了这点。
陈云贤在任一年市委书记便提拔为副省长,而李贻伟在当了一年市长后,也被列为市委书记拟任人选。“这说明省委对两人工作的充分肯定。”本地观察人士分析。
“陈书记提出一个什么战略方向,李市长总能迅速落实到项目上。”一官员说。他们联手推动智能化城市建设,推动“三旧改造”破解土地瓶颈,理顺了困扰东平新城多年的管理体制和权责利关系。
今年1月28日两会期间,陈云贤曾对佛山市政协主席蔡河义说:“贻伟上来后,我的担子轻了很多。”有知情人士透露,在省里征求意见时,陈云贤力荐李贻伟接自己的班。
“李刘配”是理想组合
李贻伟和刘悦伦两人的工作经历和执政风格很是相近,两人均为博士,均为先从商后从政,执政风格均是雷厉风行。在政情观察人士看来,“李刘配”是一对非常理想的组合。
首先从人事制度上来看,按照此次广东省市县换届工作精神,新任的市党政正职两人中,要有一人担任过县党政正职。李贻伟在三水区、南海区担任党政正职长达10年,并且在2006年后任佛山市委常委。刘悦伦也是从2005年起先后担任广州萝岗区、荔湾区、天河区党政正职。
从为佛山发展的角度考虑,佛山近几年一直在争当全省加快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李、刘二人在此方面经验丰富。在南海主政期间,李贻伟对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多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南海的经济总量保持了年均18.8%的高速度增长。任市长后提出力争到2015年成为全省最大的制造业城市。
而刘悦伦1997年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后,借鉴国外惯行的“立体招商”、“行业招商”的模式,使开发区成为500强企业投资的热土,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微软等重大项目。
另外佛山的城市建设与其经济地位不匹配,一直为人所诟病。刘悦伦曾参与了萝岗区的筹建,后又主导了老城区荔湾区的改造,后又促成全国三大C B D之一天河C B D成立管委会、规划打造天河智慧城。而目前在佛山,禅城区正推动佛山古镇改造、东平新城建设,南海金融高新区建设也需继续推进,刘悦伦将给佛山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带来丰富经验。
今年,“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全国、全省着重强调的内容,近些年,南海本田罢工、陈村袭警事件,凸显了佛山急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李贻伟主政南海时,服务型政府成为南海努力的方向,他任市长后又进一步提出“大众需求决定政府服务”、“要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人”。李贻伟担任市委书记后,可以让他的社会管理理念推行起来更加顺畅。
猜测
李贻伟会狠抓干部选拔
南海区委组织部相关人士猜测,李贻伟任市委书记后,以他一贯的理念,肯定会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到新的高度,会通过公选等方式选拔更多的优秀干部。
李贻伟在主政南海期间经常提出“活化干部队伍”,要“赛场选马”。为此南海经常对干部进行交流轮岗,公开选拔,使得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2005年和2007年,南海曾两次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共141人次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