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昭阳盐津威信全力抗洪救灾李纪恒孔垂柱高峰作出批示夜礼斌刘建

昭阳盐津威信全力抗洪救灾李纪恒孔垂柱高峰作出批示夜礼斌刘建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7.1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昭通日报

【出版日期】2012.07.19

【版次】第01版(头版)

【入库时间】20121010

【全文】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谢 毅) 15日夜晚至16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我市昭阳区、盐津县、威信县遭受洪涝灾害,并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5814.7万元。其中,昭阳区苏甲乡受灾较为严重,目前2人遇难、9人受伤(2人重伤)。

灾害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省民政厅迅速派员到苏甲乡,会同昭通市委、市政府和昭阳区委、区政府抓好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副省长孔垂柱、高峰也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昭通市和昭阳区切实采取措施,积极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市委书记夜礼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华立即安排部署抢险救灾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李纪恒省长、孔垂柱副省长、高峰副省长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抓好各项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树立信心,坚决打赢这场抗灾救灾的战役。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华,市委副书记李勇,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绍雄,副市长成联远等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带领市民政、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赶到受灾最严重的苏甲乡查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受灾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疏散转移、安置群众,抢救物资财产,组织生产自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冲在最前头。努力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昭阳区委、区政府组成现场抗灾救灾指挥部,全力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投亲靠友或搭建帐篷设置安置点的方式,对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妥善予以安置,及时组织危房内的群众撤离。威信县麟凤镇受山体滑坡影响急需搬迁的32户群众已撤离危险区,安排救灾应急资金90万元,搭建帐篷169顶,发放大米25000斤、被子900床,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住所、有被盖。

据市政府办公室通报,截至17日21时,昭阳区苏甲、洒渔、苏家院、靖安、大寨子、乐居等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苏甲乡12个村162个村民小组6300户26000人不同程度受灾,已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672人;农作物受灾1560公顷,成灾1410公顷,绝收150公顷;房屋一般损坏705户2113间,严重损坏645户1077间,倒塌231户593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491.8万元。盐津县牛寨、盐井、庙坝、落雁、普洱、滩头、兴隆7个乡镇23个村(社区)465个村(居)民小组5509户19647人受灾,已紧急转移137户689人;房屋倒塌7户11间,严重受损210户315间,一般受损627户752间;农作物受灾578.4公顷,成灾423.7公顷,绝收136.5公顷,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32.9万元。威信县麟凤镇金竹村菜家湾村民小组发生的山体滑坡灾害造成32户118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住房损坏19户59间、淹没13户37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

受灾各县区正全力组织交通、电力、水利等部门调集附近工地上所有可用工程机械设备昼夜施工,全力抢修塌方中断道路,目前灾区公路基本保持畅通。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