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会提出以县为平台整合支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8.09
【版次】第01版:头 版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谭晶纯 庄俊华)昨日,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会在宾川县召开。会议提出,要以县为平台,整合各级各部门支农项目资金,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公共服务体系等重点,全面完成今年1500个省级重点村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其对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孔垂柱主持会议,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智出席会议。
李纪恒对推进重点建设村工作和全面提升重点村建设质量和水平提出5点要求:一是以科学规划作为龙头,认真谋划建设项目和重点。要编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城市郊区和坝区、山区、民族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编制村落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今后凡是没有规划的,一律不纳入扶持范围。二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要选准村庄产业发展重点,每个村都要着力打造1至2个带动面广、增收效果突出的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产品基地和养殖小区建设,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重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转移到非农产业。三是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围绕产业发展抓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适度集中办学,合理布局卫生站所,建立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点,强化乡镇服务能力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四是以建设新村庄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抓好村内道路硬化、集中供水、清洁能源等项目建设,加快危房改造,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特别是要把村容整洁作为重点建设村的重要内容,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村庄绿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五是以创新管理为重点,构建平安和谐村庄。要深入推行村务和社务公开,完善村规民约,加快推进村民自治进程,探索农村社区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法制、道德教育,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培育新农民、形成新风尚。
李纪恒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省级重点建设村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项目责任,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精心组织实施;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分配激励机制,典型示范带动机制,为全省面上推进积累经验;要整合好财政资金,利用好信贷资金,引导好社会资金,形成建设合力;要严格执行计划,严格项目管理,严格资金使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进重点建设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与会人员参观了宾川县乔甸镇小梨园村、力角镇乌龙位村和大觉庄村、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滇西果蔬交易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鲁甸县、禄丰县、芒市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