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与中国地震局在京签署合作协议高效应对地震灾害服务好桥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10.20
【版次】第01版:头 版
【入库时间】20121120
【全文】
本报讯&(记者&谭晶纯&雷桐苏)昨日上午,省政府与中国地震局在北京签署《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防震减灾合作协议》。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省长李纪恒出席并共同签署协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主持签字仪式。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副省长刘慧晏致词。省政府秘书长卯稳国等出席。
签字仪式前,李纪恒与陈建民会谈。
李纪恒说,云南是地震多发地区,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始终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2008年我们启动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10大能力建设,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得到较大增强,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这与国家地震局的指导和帮助密不可分。特别是今年彝良“9·7”地震发生后,陈建民局长和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这份情谊云南人民铭记在心。
李纪恒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书记秦光荣及全省4600万各族群众,向中国地震局表示感谢。希望中国地震局进一步加大对体系建设的投入,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帮助协调推动相关部委,对云南地震重点危险区农村和“城中村”民房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在经费补助和技术支持上给予倾斜。
陈建民说,&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不断健全,防震减灾机构和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有效地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长期以来,中国地震局始终坚持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作为防震减灾的根本宗旨,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今天签署合作协议,是双方合作的延续和深化,中国地震局将以提升云南省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地震科技创新等能力和高效应对处置大震灾害为重点,通过开展全方位地质灾害普查和治理等多项工作,推动云南省防震减灾事业全面发展,为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按照《协议》,双方将根据云南地震频度高、强度大、灾害重、范围广的特点,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沿边开放经济带和经济走廊所涉及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共同建设云南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开展相关技术研发,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安全服务;共同建设云南大震应急处置平台,完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升地震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共同在云南建立国家地震预报试验场,建成国际地震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云南防震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建设减隔震技术实验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合作协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效应对、处置地震灾害,服务云南桥头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