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在我省调研“三农”工作时提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全力加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5.25
【版次】第02版:要 闻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韩长赋、秦光荣等在调研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本报记者 杨 峥摄]
本报讯 (记者 李继洪)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近日在我省调研“三农”工作时提出,云南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充分发挥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副省长孔垂柱分别陪同调研。
21日至24日,韩长赋一行深入昆明、曲靖两市的田间地头和龙头企业,考察了宣威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寻甸国家育种夏繁基地建设项目,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昆明花卉交易市场等地。韩长赋高度肯定云南中低产田改造取得的成绩。他说,中低产田改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增加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云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花大力气对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
韩长赋指出,云南具有培育农业新品种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农业部将全力支持云南培育农业新品种。在云南(曲靖)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区现场,韩长赋向入驻园区的国外农业专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欢迎各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农业。云南(曲靖)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区要结合实际,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
秦光荣在陪同调研时指出,云南是个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近年来,我们在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培育了烟草、茶叶、花卉、畜牧业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性产业。
但是从总体上看,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谋划和推进云南“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跨越发展,就必须下决心做好农业产业化这篇大文章,以强化政策支撑为关键,以扶持龙头企业为抓手,立足于优势生物和农作物资源,坚持走特色化、精细化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好单个产品规模小、与国内外市场联系渠道不畅、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不足等突出问题,集中打造高原绿色生态农业品牌,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李纪恒陪同调研时强调,云南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6%,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农业产业化、农业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时期,云南“三农”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各级各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狠抓资金和项目落实,注重企业与政府相结合、开放引进与各地实际相结合,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云南(曲靖)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区要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云南乃至西南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