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恒在参加大理代表团审议相关报告时强调探索“三化同步”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2.15
【版次】第A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20520
【全文】
本报昆明2月14日电(记者涂序波文/图)14日上午,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大理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两院”工作报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纪恒在参加大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大理州要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积极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新路子,加快开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新大理建设步伐,为全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纪恒在讲话中说,过去的一年,大理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克服物价上涨、能源紧张、持续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全省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他说,今年,省里将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各州市加快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大理州地处滇西腹地,连接滇西、滇西北八州市,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是滇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节点,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希望大理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2月9日秦光荣书记在看望大理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提升滇西中心城市的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为全省实施桥头堡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大理州在加快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大胆实践,坚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同步”中持续增强经济实力、持续改变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民生状况,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李纪恒强调,第一,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牢固树立工业立州、工业强州、工业富州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和水平。要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城市化、生态化、园林化,努力把园区建成大理工业发展的基地和龙头。要用足用好全国服务业综合发展试点的各项政策,全面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要强化规划衔接,发挥特色优势,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在我省旅游“二次创业”和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当好表率。要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和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商贸流通企业,把大理建成滇西重点物流枢纽和集散地。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大力提升滇西中心城市的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未来我省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要按照“两保护、两开发”的原则,做好湖光山色文章,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提升滇西中心城市的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和全国文明城市。要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构建连接昆明、通达滇西、有效衔接、立体支撑、广泛辐射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大理作为滇西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要以各县县城和重点镇为重点推进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宜居城乡。要巩固洱海治理成果,深入推进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保护好大理的蓝天绿水青山。
第三,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节水农业,培育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化标准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多地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大理州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搞好规划,选准定位,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争取每个县打造2至3个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带动提升县域整体发展实力。
李纪恒还就我州代表尹建业、何金平、杨光军、赵波、樊在斗、马伟亮、王瑛等发言中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赢得了代表们的阵阵掌声。
省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发改委、工信委,以及省财政、环保、住建、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大理代表团审议,并对大理代表团提出的相关问题作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