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兴省实现跨越发展——访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9.25
【版次】第10版: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记者:立足云南产业发展现状和“桥头堡”建设需要,如何看云南提出产业兴省战略的必要性?
李纪恒:产业是区域崛起的脊梁,产业以何种方式融入一个区域的发展,决定着这个区域未来发展的高度。当前,云南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实施产业兴省战略是助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要素。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兴省,把产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跨越发展的主抓手、富民强省的主引擎,这是大势所趋、发展使然。
第一,产业兴省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举。“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旅游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云南省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特色不断显现,初步形成高原特色农业基础稳固、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成长、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总体来看,云南省产业实力不强、层次不高、竞争力较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强则经济强。像云南这样的欠发达省份,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需要强化产业基础的支撑作用。
第二,产业兴省是抢抓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当前,国家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云南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集中力量把产业做大做强,为支撑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产业兴省是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要引擎。《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提出,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产业,既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也是重要抓手和具体举措,产业建设对“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起着引擎的作用。
第四,产业兴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办好惠及民生的事情要靠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增长最终还是靠产业发展。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充足的就业岗位来自于不断发展的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产业就是抓就业,就是抓民生之财源。
记者: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既是云南产业发展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处理好彼此的关系?
李纪恒: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产业发展要打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目前,全省已经按照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制定一个实施规划、明确一个年度实施方案、召开一次启动会议、建立一个工作机制、完善一套统计机制的“六个一”要求,对“三大战役”作出全面部署。下一步,将紧紧抓住全局性、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扎扎实实推进。
一是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政策上放权、工作上放手、财税上放活,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的主体作用,推行园区实体化运作,让园区真正实现“封闭式管理、市场化运作、独立式运行”。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科学定位园区产业,引导同类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配置向重点园区倾斜,重点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全力推动全省产业园区发展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是做强县域经济。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为抓手,坚持产业、强基、科教、引商、扩镇、富民、放权、开放“八策兴县”,多措并举增加投入,完善政策增强扶持,科学考评树立导向,分类指导督促协调,鼓励各县(市、区)争先进位,共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三是放开放活民营经济。用“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为民企提供优质服务,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用地难、融资难、办事难、审批难等问题,着力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做强做优。
记者:云南产业兴省的突破口在哪里?
李纪恒:当前,全省产业发展,就是要坚持抓重点、重点抓,深入挖掘重点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增长潜力,率先在最具潜力、最有前景、最能见效的领域取得突破,使全省经济发展上层次、有后劲、可持续。
一是抓重点产业。一产围绕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建基地、扶龙头、优服务、强科技,促进农业成规模、上水平、提效益、显优势。二产重点发展钢铁有色、稀贵金属、装备制造、轻工业等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产围绕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二是抓重点区域。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推进产业发展向优势区域集中,重点向滇中经济区、沿边开放经济带、资源富集地区、主要交通干线周边地区布局,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块状经济,推进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三是抓重点企业。建立完善重点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既培植一批主业突出、创新力强、带动作用大的行业领军企业,又高度重视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协作有序的产业组织形态。四是抓重大项目。围绕产业关键领域、行业关键技术以及重点环节,充分利用要素资源,集中推进一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五是抓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三个链条”。六是抓承接产业转移。抓住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依托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和引进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形成优势资源链、科技链、产业链。
记者:云南将如何构建推进产业兴省的创新机制?
李纪恒:一是创新组织领导机制。省里已经成立全省推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领导协调组,明确领导小组和各协调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二是创新产业推进机制。建立重点产业发展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和科学合理、奖惩分明的考核评价激励制度,把重点产业发展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强化检查督办。三是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政策措施。四是加快集聚企业高端人才。大力引进和积极培养国际、国内行业领军人物、高端创新型人才以及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团队来滇创业、来滇发展,努力推动科技人才和企业家两大现代经济最活跃要素在云南实现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