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纪恒答记者问时表示 云南大旱和种烟草完全没有关系

李纪恒答记者问时表示 云南大旱和种烟草完全没有关系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3.1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都市时报

【出版日期】2012.03.11

【版次】第A04版( 热点聚焦)

【入库时间】20120720

【全文】

3月10日,云南代表团全体会议向媒体开放。这是记者举手提问 新华社 图

聚焦

云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

A03、A04版

中央电视台记者:城镇上山,一般理解是在山上建一个城镇,成本肯定非常高。那么这个成本究竟是由政府来承担,还是由上山后生活在里边的居民或工业项目的投资者来承担?这些居民和投资者是怎么想的?城镇上山之后,原来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秦光荣:这项工作是云南省目前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云南为什么要城镇上山?因为今后十年是云南城镇化、工业化加快的时期。现在云南的城镇化比全国还差14个百分点,所以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是云南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个非常重大的前提。当然,云南地形地貌特点又决定了城镇用地向何处走的问题。云南近4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94%的是山区,6%的是坝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这6%中有3%被城镇化和工业化,因此在整个4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真正的优质耕地只有3%。2000多万亩的优质农田,特别是坝区农田,特别要加强保护,否则云南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民族文化的摇篮这些话都无从谈起。这是一个巨大矛盾——一边是要加快发展,一边是用地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这四句话。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我们说的上山,不是上很陡的山,也不是上很险峻的山。而是去一些坝区边缘,或者坡度不大的山。如果说老是在平地、坝区搞建设的话,那么城市的环境质量是没有提升的。如果说把城市搬到山上去,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有很大的改善。所以说这是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重大调整,用地方法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个意义很大,也是从云南的实际出发。

我们把坝区的2000多万亩优质耕地守住,不能动了,而且挂牌保护。统筹城乡,实际上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的二元差距。城镇上山,就是推动我们的城市和新的工业项目到山上去。农民进城,就是推动农民积极、稳妥、有保障地进入城市,变为市民。这样,云南的城市化能够追赶上全国的步伐。到“十二五”末,或者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45%。

积极抗旱全省没有一人因为干旱喝不上水

南方都市报:去年有发改委官员不雅照在网上流传,云南对于官德有何要求?发布的信息开始说有后来又说没有,在信息公开方面如何考虑?三年大旱是不是和种烟草有关系?

李纪恒:我们党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贯严格要求,必须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我们对干部的要求,我们队伍里面有个别干部出现问题,不可避免。就像一个家庭有十个八个孩子。有的听话、有的不听话。昆明市发改委干部的问题出来以后,开始是不清楚,清楚了我们坚决处理。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严格要求,云南的干部非常团结,注重影响。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云南大旱问题。云南的大旱和种烟草完全没有关系,云南的大旱是受大自然的影响,全球变暖影响。2009年春夏连旱,2010年是百年大旱,去年是雨季不下雨。为了保供水,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第一是落实责任,实行水窖子县长、区长负责制。第二是突出重点,保省会城市昆明和州府所在地和县城等,确保到5月30日前的供水。第三是积极抗旱,省政府拨了5亿元专款,建设121项水源骨干工程。截至目前,全省没有一人因为干旱喝不上水。

缅甸边民问题依法依规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香港记者:报道说大量的缅甸难民涌入边境,云南省在这方面有什么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孟苏铁:湄公河惨案发生后,在中央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有关部委和云南省积极开展外事交涉、警务合作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在国家有关部门倡导下,湄公河流域四国建立了联合巡逻执法机制,已经开展了两次四国联合巡航。目前四国联合护航机制运行是正常的。在湄公河流域除了联合护航以外,还有多种合作机制,目的就是要确保湄公河航道安全,确保中国公民在湄公河上运营、旅游的安全,维护周边百姓利益。

目前湄公河已经恢复通航,部分船员、船工和船主在湄公河上重新开始了航运,包括客运。

有一些缅甸的边民进入云南边境地区,这个情况确实有。由于境外的地方武装组织和缅甸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发生了零星的战事,导致一些在中缅边境的边民进入我们境内。在我们边境,与克钦相连。克钦居民与我们平时有往来,有通婚、亲戚关系,近期在中国境内住的缅甸边民,主要是探亲访友,是有边民证的。我们采取的是人道主义态度,是一种与邻为善的原则。也给予了必要的帮助。我们正采取积极措施,对他们依法依规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相信在中缅两国政府形成共识的层面,在我们政府与克钦地方组织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会妥善处理好边民问题。

(进入中国境内的缅甸边民)两三千吧。这些人都是与我们的边民有亲戚关系,安置也是由我们边民接待。

滇港合作

有很大的进步

香港文汇报记者:这两年云南和香港合作的势态比较好。我这个问题想问秦书记,您怎么样来评价滇港合作现在的态势?另外,今年两地合作有什么样的发展?还有一个问题是云南是供港蔬菜比较重要的一个基地,我们注意到今年云南干旱已经对于一些庄稼造成了影响,我的问题是今年云南在供港蔬菜的数量和品质上有什么变化?价格会不会有波动?

秦光荣:感谢你非常关注滇港合作。滇港合作是云南在对外开放合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些年来,滇港合作有很大的进步,我们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多次交流,还与香港有关的政府部门展开了合作。早两年我们还到香港举办了大型的招商活动,另外我们还在昆明举办过多次滇港合作论坛,取得了扎实的进展。

今年的滇港合作计划,我们准备在去年的基础上一个是金融方面的合作,另外,一个是在旅游方面的合作还要逐步推进,在贸易方面的一些合作还要做一些推进。我跟特首说过,你有出海的优势,但是你想面向印度洋的话可以通过云南的这座桥把香港和东南亚紧密连接起来,我们愿意搭起这么一座桥。而这样的一些合作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像香港的几家银行目前在昆明落户,云南的一些制造业、旅游业也在香港落户。

蔬菜问题我可以给你明确的表示,云南目前正在进行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云南农业的品牌有4张名片:一是丰富多样,二是生态环保,三是优质高效,四是四季飘香。目前香港有三分之一的蔬菜来自云南。另外还有东南亚,特别是曼谷这样一些城市,也是从云南购入蔬菜占有很大一部分数量。

今年干旱碰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的蔬菜大多是种在坝区,你说是在很高的山上种的蔬菜并不多。大部分出口的蔬菜都种在坝区,现在坝区的水利设施还是比较好的。另外,我们出口的蔬菜都是做了很多的检验,是合格的、放心的,不会因为干旱就降低质量了。

校舍安全

还有1100万平方米危房要改造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我有两个教育方面的问题想问一下秦书记和李省长,我们知道今年是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实行的第三年,据我们了解,云南的地形比较特殊,有94%为山区,这为校舍的建设也提供了很大的难度,今年校舍安全工程实行的第三年,我们很关心在云南究竟还有多少孩子仍在D级危房中学习,在这项工程进行的两年多过程中,进展如何,能否在三年内如期完成任务?第二个问题是有关温总理提到的今年教育经费投入要达到GDP的4%的问题,其实4%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也取决于我们地方政府的决心,地方政府在突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多少蛋糕能够分给教育?我也想请问一下李省长,云南省教育经费早就达到了4%,我们如何建立教育经费持续增长的保障机制?

秦光荣:“十一五”前我们完成了500多万平方米学校危房的改造,“十一五”完成了1200万平方米的学校危房改造,现在在“十二五”我们按照新的标准,还有1100万平方米学校危房需要改造。我们每一平米省里补助1000元推进改造,所以这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

李纪恒: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民族的繁荣、民族的团结至关重要。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教育优先,中央领导要求我们下大决心加大危旧房的改造。现在可以欣慰地告诉各位记者,云南省内全省最好的房子就是校舍,最牢固的房子就是校舍,我们再用三年多的时间,把所有的危旧房都争取改造一遍。

中小微企业发展

出台多项扶持政策

中国财经报记者:我有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的问题。结合桥头堡建设的实际,对扶持小微企业今年有哪些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省工信委主任刘绍忠: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去年中央出台政策以后,我们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围绕中央出台的7条政策措施,我们结合云南实际,相应出台了几个实施意见和贯彻这些政策的办法。第二,结合云南实际,在减免税费方面,对小微企业出台了6条扶持政策。第三,在微小企业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出台了一些放宽准入的、特别是非禁即入的一些扶持政策。第四,加大了政府对微小企业的服务,强化了政府在投资管理之外,在企业的维权、项目投资、项目发展方面的跟踪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在微小企业的项目登记方面,项目申报、注册方面,相应减免了相关的税费。从去年来看,我们整个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数量,在前年的基础上增长了大约40%,从当年的新注册20000户已经增长到了27000多户,发展的态势比较好。

从整个情况来看,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中小企业、非公经济,还有微小企业的发展是健康有序的。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