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科学发展切实际重实效 ——李纪恒等领导考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9.06
【版次】第A2版 (综合新闻)
【入库时间】20111130
【全文】
李纪恒等领导在大理滇西技师学院考察。[记者涂序波摄]
□记者勾六零
昨日上午,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纪恒深入大理市,对我州城乡建设和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以及洱海的治理保护、湿地建设等进行实地考察。省政协主席王学仁,省人大副主任晏友琼,省政府副省长刘平,省级有关部门领导和我州领导刘明、杨健、杨光军、李红卫、陈川等陪同考察。
金秋时节的大理,阳光和煦,清风徐徐,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下飞机,李纪恒一行即驱车来到刚刚建成的大理滇西技师学院,漫步校园实地考察,亲切看望教职员工。在这里,李纪恒认真听取了我州城乡建设发展思路汇报、滇西中心城市规划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以及海东片区山地城镇开发建设情况汇报和祥云县保护坝区农田促进城镇化工业化科学发展情况汇报。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州在土地保护利用、城乡规划、功能布局、城市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确立了“城乡建设向山地发展、工业园区向山坡布局”的发展思路,奠定了生态型城镇发展道路的基础,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的发展目标。目前,全州已初步形成了滇西中心城市主城、副城及外围五个县城、城市群新区、乡镇(含新市镇)、中心村(中心社区)、特色村六个层次的州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全州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到2010年底,全州城镇化水平由“十五”末的25%增长到33%,其中“1+6”城市群达到34.3%,预计“十二五”末全州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5%以上,“1+6”城市群将达到50%。在实地考察和听取情况汇报后,李纪恒对我州城乡建设发展思路以及滇西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与实际紧密相结合,大理州在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进程中不断取得成绩,全州城乡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这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实效。
结束对大理滇西技师学院的考察,李纪恒一行又驱车来到大理镇才村,实地考察海西田园风光保护及土地利用工作。“这里的水稻长得怎么样……”一走下中巴车,李纪恒即从路边跳到田埂上,拿起一枝稻穗认真地查看。州委书记刘明告诉李纪恒,2003年以来,大理市紧紧围绕省州党委、政府确定的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按照“生态立市”发展思路,以“两保护、两开发”为核心,坚持“保护良田好地,向荒山要建设用地、要生态绿化,向旧城要发展空间”的原则,强化产业发展布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面加强海西田园风光保护,促进城乡科学统筹协调发展。通过扎实措施,大理市有效保护了海西13万亩优质耕地。李纪恒听了很高兴,他指出,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注重科学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李纪恒一行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大理市下关北片区截污治污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建设工程。该工程规划建设南北长3.5公里,面积为1000亩,项目总投资2753万元,工程于今年5月进场施工,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主要建设内容为湖滨带缓冲区环境整治,点源污染和区间汇水处理,湿地系统、湖滨系统建设,采用土壤净化系统或一体化处理系统+生态处理系统的方式处理点源污水和地表区间汇水,构建生态屏障,使地表水在进入洱海之前得到有效净化处理,以解决下关北片区兴盛路以东与洱海之间的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问题。“洱海水目前是几类水质……”一下车,李纪恒即兴致勃勃地来到水边,用手掬起一捧洱海水,询问身边的同志。当州市领导告诉李纪恒,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的“六大工程”治理,使洱海水质目前总体保持在Ⅲ类,部分月份达到Ⅱ类。李纪恒对我州洱海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及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十分肯定,他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后代子孙,我们一定要在治理的思路和举措上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保护治理好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让青山绿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