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恒走绿色发展道路建绿色经济强省——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云
【作者】 辛民原晓晖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3.13
【版次】A29 | 云南专题 |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也愈发深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 「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这句话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让云岭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人民更开心!」
文:辛民、原晓晖
云南地处大江之源、高原之上,是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南方大部分省区的「水塔」和生态屏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区和物种遗传基因库,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生态功能非常突出。
「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环境是云南发展最大的优势,关乎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关乎云南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李纪恒说。
云南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由来已久。早在1999 年,云南就制定出台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纲要,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作为跨世纪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十几年来,云南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生态建设,努力探索一条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生态产业发达、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森林覆盖率及固碳能力保持较高水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步呈现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每年都有上亿国内外旅客来云南旅游,2011 年,云南接待国内旅游者1.63 亿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395.4 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8%和20.1%。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正是云南一流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
李纪恒认为,走绿色发展之路,关键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随着桥头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云南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在这样大开放、大开发的背景下,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绝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换取一时的政绩。」李纪恒的话掷地有声。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云岭大地将会是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各族人民生活更开心的生态宜居幸福家园!」
云南绿色发展五大重点
一直以来,云南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云南的良好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云南的优美环境。「宁可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的一贯态度和决心。云南省省长李纪恒表示,云南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今后将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
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题中应有之义。一产要坚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推动传统农业「绿色再造」。
二产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大规模改造提升烟草、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磷煤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产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不断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要把园区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现代化、城市化、生态化。
——以更大的力度抓好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锁定目标、力度不减、措施更硬、责任更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力以赴抓好节能减排这一硬指标、硬任务。要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调节器」作用,加强战略环评、规划环评,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要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重点减排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 项主要污染物削减的目标任务。要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对污染重、能耗高、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施限期淘汰,腾出环境容量。要大力推广和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等活动,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扩大减排空间。
——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环境保护。当前,水污染、空气特别是城市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下一阶段,要从解决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要对所有饮用水源地实施全覆盖保护,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的水。要加大江河湖泊治理力度,抓好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巩固提升治污成果,加强出境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防治。要在昆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 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建立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的空气。要强化重金属、辐射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切实抓好重金属污染和危险化学品大排查工作,强化三峡库区上游工业水污染防治和铬渣治理项目的管理。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城镇路网改造以及地下管网、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和减灾防灾设施建设,重点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防治土壤污染,有效遏制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生态建设。云南是
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特殊敏感。要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切实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以「森林云南」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增加森林碳汇。要用10 年时间实施1000 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今年治理80 万亩。要加强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各类保护地建设。要加快中低产林改造,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乾热河谷生态恢复、水源涵养林建设,大力实施煤炭采空塌陷区植被恢复绿化工程,加快自然生态的修复、恢复进程,增大环境容量。要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以更大的力度抓好资源保护和合理
利用。要科学合理划分全省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和国土开发格局。要抓住云南被列为全国「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机遇,加快编制全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全面开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将坝区80%以上的耕地和山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加强对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和引导,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提高土地使用综合效益。要创新思路,切实转变工业化、城镇化用地方式,加强土地、税收等政策引导,合理利用山地资源,特别是坝子周边的丘陵、荒山、荒坡、荒滩,合理布局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健全矿政管理新机制。要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倡导水资源多目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