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李纪恒提5点建议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3.28
【版次】第A07版: 时政云南
【入库时间】20140330
【全文】
昨日上午,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缅甸联邦共和国商务部主办,云南省商务厅和缅甸联邦共和国工商联承办的“中国(云南)——缅甸经贸合作推介会”在缅甸最大的城市仰光举行。
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长李纪恒,缅甸仰光省首席部长吴敏随,缅甸商务部副部长崩山博士,缅甸工商总会主席吴温昂,仰光市市长吴拉敏,云南省代表团副团长、副省长顾朝曦,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 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出席推介会,滇缅近400家企业代表600多人参加推介会。
“我们这次来缅甸,是为了不断增进源远流长的中缅传统友谊,为了向缅甸朋友推介一个活力无限的七彩云南,为了谋求与缅甸各界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我们真诚地希望,以此次推介会为新起点,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李纪恒在主旨演讲时,对缅甸有关方面、我国驻外机构和各方客商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就加强滇缅合作开发,实现互利共赢提出5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双方友好交往。建立中国云南与缅甸高层领导每年定期互访制度,及时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增进互信,协商解决合作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充分发挥双方友好城市作用,加强民间交流合作。二是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路、铁路、水运港口码头、口岸、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加快推进对接线路的改造建设进度,努力开通中缅陆水联运通道,加快中缅合作在建项目建设步伐。三是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尽快启动实质性工作,携手推进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探索沿边开发的新途径,共同打造一个沿边开放合作的典范。四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产业的互补性,重点在农林、旅游、能源、物流、金融、电信、矿产、珠宝玉石等方面加强合作。五是进一步加强更广泛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科教卫生、文化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我诚挚地邀请各位朋友踊跃参加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李纪恒承诺,云南将为参展各方企业和客商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周到的服务。
崩山博士和吴温昂分别致词,对云南省代表团和云南企业家来访及参加推介会表示热烈欢迎。
推介会上,还举行了双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开展了对口洽谈。
经贸合作
滇缅签署
1.46亿美元项目
本报仰光专电在昨日举行的中国(云南)——缅甸经贸合作推介会上,滇缅双方共签署了7个双边合作项目,总金额达1.46亿美元。
这些项目涵盖了贸易、相互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包括昆钢控股与缅甸UNE集团签订投资6000万美元日产千吨水泥厂项目,红云红河集团与缅甸福兴兄弟集团签订投资2000万美元卷烟营销项目,瑞丽金星公司与缅甸南洋公司签订2000万美元农产品进出口合同,易门风格力公司与缅甸顺利贸易公司签订650万美元建材出口合同,耿马汇通公司与缅甸绿洲公司签订2000万美元农产品进口合同,洪顺集团与缅甸灯塔公司签订1750万美元农产品进口合同,丽江永胜公司与缅甸马哎先生签订200万美元日用陶瓷出口合同。
推介会上,滇缅双方企业还分别就农产品、资源利用和开发、机电产品、化工五金建材等领域的合作进行对口洽谈,云南省教育厅举行了教育推介会。
农业合作
滇缅签署缅甸大米增产加工出口协议
本报内比都专电 前日上午,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和缅甸扎隆林克(大米)有限公司、缅甸农业灌溉部农务司在缅甸内比都共同签署《缅甸大米增产加工出口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长李纪恒,代表团副团长、副省长顾朝曦,缅甸农业灌溉部部长吴敏莱,缅甸商务部部长吴温敏,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缅甸大米增产加工出口项目是一个集水稻种植、大米标准化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市场开拓相结合的综合性项目。项目建设分3期进行,前期年产能目标定位20万吨,远期目标将实现年产能100万吨。目前,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正在老挝和柬埔寨运作大米加工项目,这为在缅甸进行的农业开发投资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化合作
电视剧《骠国舞姬》预计年内开机
本报内比都专电 前日下午,云南电视台云视传媒集团与缅甸Shwe Than Lwin媒体有限公司在内比都正式签署联合摄制电视剧《骠国舞姬》合作备忘录。
缅甸宣传与文化部部长吴觉山,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长李纪恒,代表团副团长、副省长顾朝曦,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出席签字仪式。
电视剧《骠国舞姬》是云南省代表团这次出访大湄公河次区域5国期间重点推进的文化合作项目,也是缅甸与云南合作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全剧以歌颂和平友谊为主题,以公元802年骠国(缅甸古国)国王雍羌派遣“骠国乐团”出使访问大唐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再现了中缅文化交流和两国友好邦交的历史渊源,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大唐、骠国之间的传奇故事。该剧由中国著名导演尤小刚担纲执导,将在中国的北京、云南和缅甸的蒲甘等地取景拍摄,预计今年年内开机。
本版稿件均由
本报记者 谭晶纯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