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恒做强产业园区推动工业发展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3.21
【版次】第A05版: 第一关注
【入库时间】20140330
【全文】
“200年前,英国曼彻斯特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产业园区。进入上世纪后,伴随着新一轮工业化浪潮的兴起,多种类型的产业园区有如雨后春笋遍地丛生。产业园区是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模式。”李纪恒强调,要做优做强产业园区,全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李纪恒在讲话中要求,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在提升产业园区发展层次上取得突破;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产业园区规范化管理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园区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在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构建产业园区服务保障体系上取得突破。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产业园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制定
李纪恒指出,要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对拥有特色资源优势和大型骨干企业的地区,要依托特色资源和大企业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型园区;对产业基础好、在产业链上同类企业聚集较多的地区,要发展专业配套协作型产业园区;对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基础、多种相关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要选择发展关联合作型产业园区。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类型的园区。
“在科学定位产业,推动产业聚集的同时,要重点支持成长型特色园区发展。”李纪恒透露,省里将建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烟草及配套、钢铁、有色、稀贵金属、装备制造、磷煤化工、建筑建材、石油炼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特产品加工、珠宝玉石加工、家具家居、食品饮料、保税物流等成长型特色园区发展。
园区管理影响环境的禁入
李纪恒强调,要完善产业园区考评体系。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考核情况,与园区领导班子待遇挂钩,与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使用挂钩,与园区管委会机构级别确定和调整挂钩,与园区提档升级挂钩。各地园区可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和成都高新区实体化运作的成功经验,探索成立投资开发公司,以独立法人的形式代表园区管委会行使资产经营管理权,享有园区土地一级开发权。
各地各部门在土地管理方面,要坚持“四个必须”: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批准;必须严格用途管制,严禁以工业用地为名搞商业地产开发;必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特别要用足用活国家给予云南的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政策,推进园区向适建的低丘缓坡布局;必须尽力保障产业园区发展用地,继续抓好标准厂房建设。要进一步严格环境影响评估,凡不符合园区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和进入。 本报记者 陆晓辉 李超
实习生 甘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