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纪佑:铁骨铮铮的民主人士

李纪佑:铁骨铮铮的民主人士

作者: 出版日期:2009.11.1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出版日期】2009.11.1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余姚人物●翁绍初戴岳轩李纪佑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年,但浩气长存,今年刚好百岁,此文为纪念这位先辈。李纪佑出生在姚江之畔余姚沿江一带的书香门第,从小深受传统文化教育,为人正直,贫而勤劳,青年时就令人敬爱,17岁负笈离家去木行学徒,成年后就被车厩“协?祥”老板看中其人品,招为女婿,长女金凤不久病逝,岳父又将次女银凤配之,并将店务交女婿代理,倾家委托,改变了李纪佑先生身份。李纪佑先生的前半生,适逢乱世,曾任乡长。他带头认购救国公债;改强抽壮丁为富户出钱买丁,充实兵员;沿江构筑防卫工事;办平价米以救灾民,做了四件大好事,人心安定,名声大振。抗战爆发,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无能又腐败,宁波、余姚相继沦陷,成立“维持会”,要国人做“顺民”,李纪佑就举家逃入山里。眼见国民政府未战就逃,气在心里。那时敌(日)伪(汪)顽(反动派)互相勾结,沆瀣一气,他恨之入骨。甘为汉奸的顺民乡长还讥笑李纪佑为“贱骨头”,放着老板不做,敢于“冒杀头危险”铤而走险。但他矢志不移,正气凛然,下定决心,抗日到底。1944年春天的一天,谭启龙、何克希两位首长到车厩,问他“国军来了怎么办?”李纪佑说:“国军为抗日而来,我箪食壶浆以迎;为内战而来,我劝阻;不听就不管,我不忍见亲痛仇快的事。”数天后,果然国民党来了,搭起高台,逼李纪佑讲话,李不语,突击营营长陈土赢讲“攘外必先安内”,命令李做七件事,一切都是为了剿共、灭共、筹公粮,拉民夫。李纪佑听了,这都是置抗日而不顾光打内战的坏事,他不肯干,要陈土赢他们收回打内战的成命,于是陈要枪毙李纪佑,李纪佑毫不畏惧。陈没法下台阶,温和地征求意见,想用软的办法,要李纪佑去找谭启龙、何克希,引之以灭。李纪佑“答应”,冒大雨步行到三北洪魏找何、谭首长,游说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眼见国民党军无诚意,决意内战,李纪佑立志帮助共产党抗日,被委以筹办“惠民医院”,任董事会主席,并邀请参加浙东临时参议会工作,为参议员。惠民医院是浙东一所抗日游击区的唯一医疗单位,既要收伤病员,还要治沦陷区人民贫病疫情。缺医少药,地大人众,因此要买药请医生。为了开展工作,除党派来陈洛宁同志帮助工作外,得自己一手操办,倾家产并变卖妻子手饰,打通关节到城里买药。为更多地惠及广大地区,又在陆埠、梁弄、樟村开设三家分诊所。当年瘟疫灾害多,需要积极开展防疫工作,为了普及,还办青训班,培养医务人员。医疗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慈善机构。正当热火朝天团结民众积极抗日的时候,日本鬼子终于战败无条件投降,却遭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并变本加厉要消灭共产党。三五支队要北撤了,李纪佑亲自赶到上虞丰惠送别,几天后又接到何、谭两首长告别信。告别信原文如下:“先生磊落胸怀,旷达风度,直言谈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抗战热情与四明云树东海之波长存,为吾侪永志不忘。我军北撤了,后方医院伤员,有伤不能北撤,在贵党来后先生必有地位,望先生顾及他们为抗日而负伤,建议贵党给予照顾,幸为盼甚,别了先生。此后天涯海角将革命进行到底,此志不渝,致以道安。何静、谭启龙,1945年9月30日。”不出所料,三五支队一北撤,国民政府立即撕毁和谈协议,迫害伤病员,后方医院伤病员即流为乞丐。李纪佑自身难保,慈溪县政府来命令“伪惠民医院伪院长即日移交”。李纪佑他就回信以“惠民医院是救死扶伤抗日产物,伪从何来”抗之。来令再三,一一退还,县里恼羞成怒,捕之以审,罪名是国民政府乡长,办共产党的事,身为国民党员与共产党合作共事,开除国民党籍,投入监狱。后经取保释放,此后到宁波谋事。但李纪佑仍积极支持地下革命同志:借一万斤谷子给周享如烈士办四明书店;营救被浙保捕去的五同志出狱等。1947年3月12日又被刑警队逮捕,被严刑拷打,他回答说:“帮共产党抗日无罪,捍卫共产党光辉业绩。”刑警队严刑逼供,坐“老虎凳”,三松三紧,痛入骨髓,他忍痛不出声,还是口口声声“抗日无罪,士可杀,不可侮”,结果被挟持钉入木笼。在李纪佑的正直为人感召下,绅士俞佐震先生出面具保得释,并受同行的赞誉,送匾额,获“铁骨铮铮”之赞。1949年秋,李纪佑与谭启龙相遇,并在他家住了三天,谭说:“先要给与党共患难的民主人士封官晋爵”,他提笔亲书宁波地委陈伟达书记,由陈伟达书记分配李纪佑到宁波专区供销合作总社任副主任,给他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李纪佑他深谙流通之道,一心投入工作,当年的宁波专区供销合作总社管辖宁、绍、台、舟等16个县市,他与金声主任配合默契,团结全社同志,为拓展壮大合作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出了很多好点子,大刀阔斧,扩大经营范围,在当年物资非常匮乏的情况下,成立购销、供应二经理部,曾率先提出“高价招远客,货多田头烂”的市场经济理念。在主要生产基地,设立收购站,组织货源,保障供给,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工农业生产,达到购销两旺,生意红红火火,同志们信心百倍,工作热情旺盛。为合作社经济迅速占领市场,平抑解放初物价,稳定人心,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王博平专员多次表扬。……耄耋似隙愧无功,承蒙领导多看重。几难幸逢指路人,今在盛世享清福。李纪佑向十余位老领导发1998年拜年信表示感激之情,当他90岁时,自发来自各地的五十余位老同志向他祝寿,他思维清晰,情绪激动,心情快乐,惜于三年后即2002年7月20日逝世,终年93岁,死而后已。纵观李纪佑的一生,追随共产党六十余年,爱国爱人民,公而忘私,是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严寒傲霜,是一个铁骨铮铮的人,他诚信、务实、节俭、勤劳的一生备受尊敬,浩气万古长存,怀念李老的为人,故写此文,敬为百岁祭。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