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纪恒:别把“柴米油盐”当小事(声音)

李纪恒:别把“柴米油盐”当小事(声音)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1.0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人民日报

【出版日期】2008.01.07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村民的笑容挂在脸上,心里一定是满意的。村里的狗瞧见挂钩干部来了直摇尾巴,说明挂钩干部身影常在,在岗尽责。千万别把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当小事,党政领导干部在为群众服务方面,就得承担无限责任

云南宁洱“6·3”地震发生后,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同志立即赶赴灾区检查、指挥,并多次对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半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宁洱相继召开抗震救灾情况汇报会、现场办公会和工作专题会议。省里的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多次来到这里检查督促。

省委、省政府如此重视,目的只有一个:确保2008年春节前所有灾民全部搬入新居、2008年底全面完成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这个工作目标,不容商量、不可后退、不能讨价还价,必须不折不扣地圆满实现。因为,让灾民过个好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是中央领导的重托,是灾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硬指标、硬任务、硬要求。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成效,关键看领导。要继续坚持普洱市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一般干部包组到户的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下派的工作队员要继续与村民同吃同住,公布手机号码。每个村、每户灾民、每处重建点都要有人管、有人盯、有人落实。省委、省政府督查组要继续驻扎灾区,坐镇村组,加强督查,任务不完成不撤出村。

目前,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卓有成效。这个结论,是我用眼睛观察出来的。你看,一村一规划,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每个村的建设风格不同。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民房,体现了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民族特色、地质灾害点安置、生态恢复和保护的“五结合”。村民的笑容挂在脸上,心里一定是满意的。村里的狗瞧见挂钩干部来了直摇尾巴,说明挂钩干部身影常在,在岗尽责。

灾区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格外留意重灾户、特困户、五保户、烈军属和残疾人家庭等特困群众的生活,不仅要保证所有灾民过年有肉吃,“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得安排好,让灾民过上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千万别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当小事,党政领导干部在为群众服务方面,就得承担无限责任。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日前在“普洱市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汇报会”上说

本报记者 宣宇才整理

更多“声音”尽在人民网时政频道

(http://politics.people.com.cn)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