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追寻李纪明烈士的革命足迹

追寻李纪明烈士的革命足迹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5.0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荆门晚报

【出版日期】2009.05.01

【版次】第22版 (记录往事)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记者 陈素钰 通讯 李勋流 李忠武 文/图

人物简介:李纪明,1902年生,掇刀区团林镇莲花村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先后担任荆门县委秘书、荆(门)当(阳)县委秘书长等职,1932年被捕后惨遭杀害,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4月中旬的一天,记者在知情人的引荐下,几经周折,在掇刀找到了正在女儿家做客的周远香老人,今年84岁高龄的周远香老人是烈士周勤宣(又名周琴轩,本报曾作过报道)的女儿,她向记者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父亲周勤宣参加革命的引路人——李纪明烈士的革命事迹。

1902年,李纪明出生在掇刀区团林镇莲花村一户农家,刚出生时,其父亲为他取名李枝湘。从小,他的父亲就给他讲白莲教起义的故事。

1925年,李纪明考入荆门龙泉中学,在学校他认识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张汝洛(中共地下党员)和同学邱林(中共党员,烈士)。在邱林的推荐下,李纪明熟读了《共产党宣言》,他强烈地意识到,只有推翻剥削阶级,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公平与幸福。在邱林的引荐下,李纪明认识了中共湖北省特委李云程(中共党员,解放后曾任荆州地委专员)。1926年3月8日,在李云程与邱林的介绍和老师张汝洛的见证下,李纪明在象山西坡山沟里举拳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湖北省委尉士筠回到荆门担任县委书记,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确立了建立荆门红军的方针。李纪明被选为县委秘书。李纪明在莲花村以办学为掩护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并走访串联群众,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进步人士投身革命,有的还成为革命骨干,如周勤宣等。不久,李纪明召集他串联的革命骨干在团林成立了红军游击队,周勤宣被推选为游击队大队长。红军游击队成立后,李纪明领导队员们在当地发动群众开始减租减息,受到了当地佃农们的热烈拥护。当地一顽固地主谢某非但不减租,还向佃户收取高额的苛捐杂税,有一名佃农实在拿不出钱来,谢某勾结当地的国民党官兵将那名佃农抓去,准备将他杀害。得知消息后,李纪明马上出面找人救下了这名佃农。一次,8名国民党兵持枪劫持了莲花村一村民李某,将他的腿打断,并向李某家人敲诈了100块大洋,李某家人向李纪明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求救。一天深夜,李纪明带着红军游击队员悄悄摸到这几名国民党兵住的地方,发现他们正酣睡,立即破门而入,收缴了他们的枪支,并让他们交出了敲诈的100块大洋。此后,再也没人敢到莲花村敲诈老百姓。

1932年4月的一天,李纪明接到上级通知,到五里铺参加五大区党代会。会上,李纪明被推选为县委秘书长,根据参会的县委领导的安排,各区委回去继续发展壮大红军队伍,准备于第二年将各地游击队集中拉到洪湖,与贺龙领导的红军队伍会合。

李纪明返回团林后,积极发动群众,有不少思想进步的群众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随着革命队伍的壮大,李纪明带着游击队员们想方设法弄枪支弹药。一天,李纪明得知国民党荆门驻军刘藜辉部下29人携枪到五里,当晚在团林一户人家借宿,李纪明与队员们分析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马上趁深夜潜入这户人家,当场收缴了国民党官兵的枪。

没过几天,李云程派通讯员赶到莲花村通知李纪明:国民党县政府已盯上了团林红军游击队,马上集合队伍到洪湖。但李纪明还没来得及集合队员,敌人已包围了莲花村。李纪明当机立断:曾抛头露面的负责人、队员立即化装离乡隐蔽,其他没有暴露身份的人员就地隐蔽。一切安排妥当后,李纪明化装成商人赶到张场岳父家,隐藏在岳父家的夹墙中。敌人当天下午气势汹汹地闯进李纪明家,却扑了个空。地主谢某猜测李纪明可能逃往其岳父家,马上带敌人赶到李纪明岳父家,却没搜查到李纪明,他们就将李纪明岳父及家人抓起来严刑拷打,逼他们交出李纪明。躲在夹墙中的李纪明听到外面的皮鞭声和亲人们的哭喊声,果断地走出夹墙。敌人将他五花大绑押到蒋集。敌人让他交出共产党员名单和枪支,他拒不交出,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但他以沉默对抗。万般无奈之下,敌人将他拉到蒋集街头杀害,就义前,李纪明对着围观群众高呼:“乡亲们,你们的苦日子快结束了,共产党万岁!”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