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纪恒:五百里滇池是伤心的泪

李纪恒:五百里滇池是伤心的泪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8.1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春城晚报

【出版日期】2013.08.13

【版次】第A07版: 今日要闻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 让高原明珠早日重现风采,是衡量美丽云南建设成效最大的一把尺子,是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必须回答好的一个重大考题

● 鼓励举报、曝光各种污染违法行为,并选择一批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公开办理、挂牌督办,做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

● 以“去腹心之疾”的使命担当,下更大力气抓好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各项工作

8月12日,省长李纪恒一行来到主城污水处理厂及雨污分流调蓄池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工程、环湖生态湿地建设、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等项目现场,实地调研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并召开了2013年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会议。李纪恒明确要求,要确保到2015年实现滇池草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V类,外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IV类,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V类,确保全面完成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让高原明珠早日重现风采。

李纪恒说,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是云南靓丽的名片,并饱含深情地背诵了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借此赞誉滇池曾经的美丽景色。李纪恒直言:“如今,五百里滇池是被污染的湖水,是伤心的眼泪。”并借用民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摸虾做菜,七十年代游泳痛快,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风光不再。”表达对滇池被污染的痛惜之情。

云南水利厅原厅长程政宁在会上大声朗诵了他自己创作的诗歌,以此表达对滇池深深的爱,表达他对治理好滇池的美好心愿,赢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

李纪恒强调,治理好滇池,让高原明珠早日重现风采,是衡量美丽云南建设成效最大的一把尺子,是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必须回答好的一个重大考题。水滴石穿,治理滇池非一日之功,需要有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滇池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滇池治理领导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资金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治理工作只能加快,不能减慢”的要求,以“去腹心之疾”的使命担当,下更大力气抓好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各项工作,确保到2015年实现“三个基本”,全面完成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湖泊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河长、段长、道长要发挥作用,做到违法案件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相关部门汇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将于今年国庆前通水,每年可向滇池注入6亿立方米的清水;李纪恒强调,要抓住这一滇池治理进程中的历史性机遇,采取铁的手腕治理滇池污染,充分发挥滇池综合治理效果。

李纪恒还鼓励媒体开展明察暗访,鼓励举报、曝光各种污染违法行为,加强对违法排污、滇池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并选择一批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公开办理、挂牌督办,做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

李江、张田欣、王树芬、刘慧晏、王承才、牛绍尧、晏友琼、高晓宇、卯稳国一同调研或出席会议。

本报记者尹朝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