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7.31 点击数:0

【副篇名】秦光荣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李纪恒仇和罗正富等发言

【报纸名称】:云南日报

【出版日期】2014.07.31

【版次】第03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40810

【全文】

本报讯(记者 谢炜 尹朝平 张寅) 7月29日至30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中学习。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用最大的决心和气魄,全力推动云南产业转型升级,奋力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

这次中心组学习准备充分、主题重大、形式新颖、讨论深入。通过学习,大家深刻领会了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了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必须树立加快发展的理念,深刻领会了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的重要途径,达到了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省委书记秦光荣主持集中学习并作总结讲话。他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为契机,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自觉运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中国梦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凝聚发展共识,把中国梦云南篇章写好写精彩。

“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要务是发展,支撑靠产业,关键在投资。”秦光荣在深入分析云南历史上抓产业的经验、产业发展的差距后指出,我省抓产业存在“机遇意识不强、大气魄不够、依赖思想严重、转型升级意识不强、开放合作意识不强、政策落实不够”的教训,要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抓住当前我省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保障、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有利条件,化机遇为动力、化机遇为潜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云南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要高度重视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通过大投资带动大开发、提速大开放、推动大发展、实现大跨越。

秦光荣说,推动云南产业转型升级,要树立抓“大产业”的思想,着力发展大生物、大能源、大旅游、大制造、大服务5个万亿元“大产业”。要坚持高端化发展,千方百计往产业链下游走,带动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坚持集群化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坚持特色化发展,强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引领,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坚持园区化发展,集中做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坚持低碳化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强省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坚持品牌化发展,加快形成一批代表云南产业优势、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形象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要提高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有效运用市场规律,实施权力清单制度,更好地发挥政府之手作用,促进全省产业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布局、差异化竞争。

秦光荣指出,工业转型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必须按照“有扶有控、做强做优、彰显特色、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轻工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调整发展重化工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培育新兴产业来做大增量,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淘汰落后产能,以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来强化产业配套能力,以工业的转型升级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他特别强调,要正确认识云南重化工业,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理清重化工业发展思路,以壮士断腕的重生勇气、瞄准世界的超前眼光、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推动重化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出更大步伐。要加大政策保障,努力在扩大工业投资、保障工业用地、发挥水电优势、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的重大突破,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关键看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光干净不干事不行,能干事不干净更不行。”秦光荣提醒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因为勤政而忘廉政,也不能把刹风整纪力度加大作为自身不担当、不干事、不作为的挡箭牌。必须始终坚持廉政勤政两手抓、两促进,把“干净”与“干事”紧紧结合起来,做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群众检验的工作实绩。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在发言中强调,工业转型升级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云南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我省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创新能力极弱、工业总量小、发展后劲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强化发展导向,加强统筹规划,选准突破口,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并重,坚持创新驱动与改革推动并重,坚持园区聚集与建设产业基地并重,坚持企业主体与开放合作并重,坚持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并重,努力走出一条云南特色的工业转型发展之路。

同时,要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工业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发展,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李纪恒要求,省委、省政府加快工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已定、目标已定、决心已定,关键在抓好落实。要建立“一个产业、一个发展规划、一个省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进。在推进中,要聚焦重点产业、工业园区、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四个重点”,破解工业用电、工业用地、工业融资“三个难题”,以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三动”为抓手,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产业分工更趋细化的大格局下,选择重点领域、重要门类,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中力量,实行重点突破,重点打造有色及新材料、石化、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5大产业,全面推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是硬道理、产业是硬支撑、人才是硬实力、招商引资是硬举措。”省委副书记仇和在发言中说,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要靠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关键要靠增量、靠投资、靠开放、靠市场,根本抓手和活水源泉是招商引资。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进而抓住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跨越发展的关键点。一是把握宏观经济大势,增强招商引资机遇感。要直面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一手抓对上争取,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一手抓对外招商,抢抓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时空机遇。二是把握区域经济局势,增强招商引资紧迫感。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这“三大战役”,在战术上全神贯注打好招商引资这“一场战争”,“三大战役”取决于“一场战争”。三是把握改革开放态势,增强招商引资使命感。既要通过招商引资倒逼对内放开,营造优越发展软环境;又要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四是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增强招商引资方位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招商引资,加快由资源依赖型工业转变为市场需求型工业,由中间产品型工业升级为最终产品型工业。以科技发展为导向发展大数据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五是把握工作落实形势,增强招商引资责任感。既要落实责任,切实解决好主动性不够、创造性不足等主观问题,又要攻坚克难,突破各类规划衔接不够、基础设施承载力弱等瓶颈问题,推动我省招商引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罗正富、李江、黄毅、孟苏铁、曹建方、辛维光、刘维佳、石晓、赵金、李培、杨应楠、丁绍祥、尹建业、刘平,其他参加学习的领导张百如、刀林荫、王树芬、高峰、罗黎辉、米东生、车志敏在学习中发言。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