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山体崩塌吞噬民房5人遇难4人受伤

山体崩塌吞噬民房5人遇难4人受伤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7.06 点击数:0

【副篇名】秦光荣李纪恒要求全力救治伤员,做好遇难者善后工作,转移安置好受灾群众

【报纸名称】:春城晚报

【出版日期】2013.07.06

【版次】第A06版: 第一关注

【入库时间】20130810

【全文】

齐心协力救援

移动巨石搜救

房屋被吞没

现场还下着雨

一名被埋人员已遇难

搜救犬寻找生命

滑坡现场险峻

“轰”,一声巨响过后崩塌山体瞬间掩埋了两间民房及房内9人……昨日清晨5时许,连夜遭暴雨袭击,昭通盐津县盐井镇高桥村黄葛村民小组发生山体崩塌。到昨日18时,被埋9人已全部找到,5人不幸遇难,2人重伤、2人轻伤。

灾害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立即要求昭通市、盐津县迅速组织力量投入救援抢险,尽一切努力搜救失踪人员、救治伤员,认真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遇难者善后和家属安抚工作;省民政、国土等部门要协助指导当地政府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省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要做好各项保通工作,加强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等工作,确保救援抢险顺利开展,确保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确保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省政府有关领导也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接报灾情后,昭通市紧急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领导立即率武警、消防、水利、国土、卫生、民政部门赶赴灾区,全力搜救失踪人员。盐津县领导第一时间率救援队伍和水富县救援部队共计200余人赶赴受灾现场抢险救灾,全力抢救被困人员。

奔赴现场

途中经历滑坡险遇落石

“盐津县盐井镇发生山体滑坡,两栋民房被埋,伤亡情况不明……”昨日上午8时许,晚报记者接到报料后迅速赶往现场。

中午12时20分,记者途经位于盐津县城城郊的坪街凉风洞路段,看见前方排起了长长的受堵车辆。往前徒步几分钟,才知前方发生了大面积山体滑坡,路上堆满了垮塌下来的土石,山上仍不断有滚石落下来,盐津县交警大队和豆沙派出所民警正在现场执勤警戒,阻止车辆和行人穿行。

中午12时40分,滑坡仍在继续,该路段受阻车辆仍未放行。为了尽快抵达灾害现场,记者一边观察着山上滚石情况,一边往公路另一边跑去,身后不断传来落石的声响。穿越该受阻路段后,记者换乘车辆,终于在下午1时抵达现场。

直击灾害

大量土石掩埋残垣断壁

昨日下午1时,小雨淅沥,记者在现场看到,塌方山体露出黄色,与周围的绿树红花掩映的山体形成强烈反差,山下堆积着大量土石,几个数百吨重的巨石杂乱地在塌方处形成“小山包”, 土石的缝隙中夹杂着依稀可见的残垣断壁和家什物件,一个沾满泥水的床垫摆放在路边,一辆农用三轮车已经在落石“打压”下面目全非,两台挖机在现场不断挖刨着巨石,上百名现场救援人员忙着搜救失踪人员。

“还有两名失踪人员埋在里面,我们正在全力搜救,希望他们都平安无事。”在现场,组织救援的盐津县公安局局长马平说,截至下午2时,已搜救出4名生还人员,刨出3具遇难者遗体,还有两名失踪人员正在搜救中。

惊魂回忆

两间民房瞬间就不见了

村民周德群在距灾害现场只有几米之遥的地方开了一个小卖部,回忆起事发过程,她仍然心有余悸。“房子一下子就被埋了,真是太惨了!”周德群说,前日晚上7点开始,当地一直雷雨交加。到凌晨5时许,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她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立即起身出门,看见斜对面何井余家的两层楼水泥房不见踪影了,房子上面覆盖着从山上垮塌下来的土石,随即听见从垮塌处传来呼救声。见状,她立即拨打110,大声喊叫和打电话给周围邻居:“垮山了,有人被埋了,快来救人。”

闻讯后,周围邻居纷纷起床出屋,打电话报警,打着手电筒,去现场查看和施救。几分钟后,盐津县公安局、县消防大队、县交通局等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紧急救援

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搏斗

灾情发生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紧急展开。盐津消防队大队长邓绍刚说,5时30分接到报警后,他们立即出动两车8人,几分钟内赶到现场勘查,获知两名小孩和一名成年男子被分区域埋在土石缝隙中,他们立即成立两个救援小组,通过钻入土石缝隙拉拽、用工具挖刨土石等方式紧急施救,在清晨6时15分成功救出第一名被困小孩,随后10多分钟内相继救出另外两人,3名获救人员均被迅速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救援难度比较大,超乎我们的想象!”盐津县公安局副政委李枫说,在实际救援中,救援人员遭遇了各种考验:由于还在下雨,山体容易垮塌并引发次生灾害;塌方处为一个斜坡,清挖垮塌物过程中不断有土石向下滑坠,工作量很大,危及救援人员安全;垮塌下来的土石方量达1200立方米,其中几个石头重达几百吨,大功率的挖机很难“撼动”这些巨石。

据昭通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刘关能介绍,50余名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立即成立了盐津县“7·05”山体滑坡事故救援消防部队前线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组、保障协调组、政工宣传组、队伍安全管理组和通信组,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上层机械清理、埋压人员层人工清理”的救援方法,将现场救援组消防官兵部署在3个点进行救援,每个点安排2个小组轮流作业。

6时15分,救出第一个小孩;6时28分,1名中年男子获救;6时40分左右,2名小孩相继被救出……昨日下午5时13分,通过不懈救援,最后一个名叫陈少松的失踪男子被刨救出来,5名失踪人员相继被搜救出来。不幸的是,5人均已遇难。

目前,遇难者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受伤的4名群众正在医院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

本报记者 申时勋通讯员陆航袁正雄 摄影报道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