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为云南发展支招
【副篇名】韩启德秦光荣讲话 李纪恒主持 张勤仇和罗正富出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5.26
【版次】第04版:要闻云南
【入库时间】20140620
【全文】
本报讯(记者 张寅 杨富东) 昨日,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云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在昆明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省委副书记仇和,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出席。
会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3名专家学者就云南对外开放、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以及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能源、有色金属、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许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刘人怀院士提出,云南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可以发挥关键独特作用,打造区域科技教育交流中心和“信息高地”;樊杰研究员认为,云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城镇上山和坝区农田保护工作时应注意实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张礼和院士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园区建设和综合技术研究平台建设;许智宏院士建议云南加大力度实施干热河谷地区水利建设,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制机制;马洪琪院士提出了统筹发展能源产业、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电网建设等对策建议;古德生院士介绍了云锡“区域矿山”技术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就技术推广提出了建议;保继刚教授认为,云南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应继续保持和发挥“天人合一”的独特优势,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朱有勇院士、汪懋华院士就云南农业科技现代化和开展农业科技跨境合作问题,刘世荣研究员就西南亚高山生态保护问题,何季麟院士、邱定蕃院士就云南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问题,邓秀新院士就干热河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韩启德代表中国科协向出席座谈会的院士专家表示感谢。他说,为举办地服务是中国科协年会的传统,本次座谈会上,各位院士专家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云南发展的禀赋和需求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听后很受启发。
“一个地区的发展路径应当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相吻合。”韩启德说,云南区位优势明显,各类人文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希望云南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依靠科技创新,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能源产业、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把彩云之南建设得更加美丽幸福。
秦光荣认真听取了各位院士专家的发言,并对大家表示感谢。他说,大家的发言体现了对云南的关心,为云南发展号准了脉络、支出了高招,也对云南寄予了厚望,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消化、积极吸纳,使之成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创新转型的强大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发展道路。
秦光荣向各位专家介绍了云南在对外开放、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说,云南将以此次中国科协年会为契机、为动力、为起点,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科技创新的动力更足、主体更强、氛围更浓。希望中国科协和各位院士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云南、关注云南,将更多的科技成果推荐给云南,将更多的人才引入到云南。特别是在打造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技术转移基地、把滇中产业新区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培养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等亟待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上给予云南关心帮助,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要解决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依靠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李纪恒说,我们要抓住本届中国科协年会的机遇,与中国科协和各位专家院士加强交流合作,唱响科技“好声音”、弘扬创新“正能量”,让云南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整理本届年会上院士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尽快制定分解落实方案;要加强工作对接,使年会各项成果尽快融入到地方发展、企业经营和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中;要建立与各位院士专家长期合作的良好机制,促进更多高科技人才、高质量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科技合作项目在云南生根、开花、结果。
云南省领导李江、黄毅、曹建方、赵金、李培、王树芬、高峰、和段琪出席会议。
中国科协领导王春法、沈爱民、吴海鹰出席会议。
云南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16个州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滇中产业新区负责人、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负责人、部分企业和昆明经开区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