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23个春节,她都陪病人度过

23个春节,她都陪病人度过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1.10 点击数:0

【副篇名】走近黄岛区精神病医院护士长李纪淑,体验工作的特殊、危险、温情

【报纸名称】:半岛都市报

【出版日期】2014.01.10

【版次】X2

【入库时间】20140230

【全文】

李纪淑(中)与徐婧霞在询问病人。

毫无征兆地发病,将滚烫的水迎面泼到护理人员身上;数十位患者在一起,突然有人站起来号召“绑起值班护士,我们集体出逃 ”;随时想出意想不到的方式想要自杀…… 这样在普通人看来奇怪 、危险的事情,对于黄岛区精神病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非常常见。1月8日,在六汪中心卫生院,记者见到了正在护理病号的护士长李纪淑以及她的同事们。李纪淑自1990年进入医院以来,已经有23个春节在医院里度过了。

护理病人,23年没回家过年

穿过4道大铁门,来到了黄岛区精神病医院二楼的病房区,一种陌生而呛人的气味迎面扑来,这种气味里混杂了多种味道令刚刚到这里的人非常不适,一般人会下意识地掩住口鼻。在二楼的病房区里,平常只有两种人,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和精神障碍患者。而该院的护士长李纪淑在这里工作了23年。

“从1990年来到现在工作的科室,除了期间的一段时间到了别的科室,基本上就没再离开。不过今年春节我可以在家过年,婆婆今年刚去世,院里的徐婧霞护士长和另外一名护士就说让我回家过,春节她们来值班。”李纪淑告诉记者。在过去的23个春节,李纪淑几乎都是在护理精神障碍患者。

徐婧霞也是该院的一名护士长,今年春节她也不能和自己两岁的儿子一起过了。“我儿子经常会这么问我,‘妈妈,能不能不去上班了呀,你陪我玩会行不行。’每当听到这个,都觉得挺愧对孩子的。”徐婧霞告诉记者。他们护理人员除了给病人打针、喂药之外,还要给他们喂饭、剪指甲、看着他们洗澡、和他们聊天谈心,脑子里始终绷紧一根弦,随时观察异常情况。

遭遇“危险状况”是家常便饭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像李纪淑、徐婧霞这样的护理人员,除了休息时间比其他许多行业的从业者要少得多以外,他们的工作也会面临一些“危险性”。“我们收治的150名左右的患者中,主要有三类疾病。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抑郁症。最多的还是第一种,占到了70%左右。精神分裂和躁狂症患者在病情发作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强的攻击性,而且病情反复发作的时候他们会有惊人的力气、失去理智。”黄岛区精神病医院副院长李培德告诉记者。

“那天早上我刚接过班,了解到有一位病号还没有吃饭。我就拿着饭去喂他。结果他突然就把热汤泼到了我的头上,接着拿盛汤的铁盆

使劲砸我的头。后来我们其他同事赶过来,把病人稳住了。”李纪淑回忆起前不久的一次经历。而实际上,这样类似的情况在精神病医院里并不鲜见。

希望给精神障碍人群更多关爱

在精神病医院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一位男护士长李培军。“我们医院非常需要男护士。因为他们劲大,在对患者进行限制性保护的时候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徐婧霞告诉记者。

“比如说我们女护士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而且心里的委屈会更多。记得我刚上班不久之后的一天,正在楼道里走着,一位患者就冲上来从后面扯着我的辫子,使劲踹我。当这位病人被控制了以后,我就蹲在地上哭出来了。当时心想这是个什么活呀,都有了不干的念头。可是慢慢的,心态就变了。因为这些病人实际上很可怜,有些基本就是被家庭抛弃了。而且跟他们真心相待了,他们也很好。尤其是出院以后,要是再见到,他们看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并不低。“我们其实非常希望的是有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能够给予这类人群足够的关爱,就算送进医院来治疗,也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交流。社会也应该给这类人群更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李纪淑表示。

文/图 记者 周晋华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