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把抗旱精神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抗旱精神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8.02 点击数:0

【副篇名】白恩培出席秦光荣讲话李纪恒主持王学仁等出席

【报纸名称】:怒江报

【出版日期】2010.08.02

【版次】第A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30330

【全文】

本报讯 党旗凝聚无穷力量,信念锻铸坚强意志,困难面前见精神,灾难之中见真情,大灾之年见发展。近日,省委、省政府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举行全省抗旱救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议指出,全省抗旱救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要继续大力弘扬抗旱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切实把这场特大灾害转化为加强薄弱环节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契机,从根本上增强我省的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主持大会并宣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抗旱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表彰“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

王学仁、李汉柏、罗正富、李江、杨应楠、张田欣、黄毅、辛桂梓、齐扎拉、晏友琼、邱型柏、程映萱、杨建甲、杨保建、孔垂柱、管国忠、陈勋儒、曾华、罗黎辉、王学智、白成亮、顾伯平、王田海、王凯、白保兴、丁绍祥等领导出席会议。

白恩培等领导向受表彰的省纪委纠风室等170个抗旱救灾先进集体和王林等327名先进个人代表、宜良县耿家营乡尖山村党委等100个“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郑国柱等100名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颁奖。

秦光荣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全省极不平凡的抗旱历程。他指出,面对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省委、省政府坚决把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在全党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最大限度确保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和改善了民生,赢得了这场战斗的决定性胜利。成绩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有效保障了人畜饮水安全。全省累计投入10多亿元,采取车拉、人背、马驮等一切办法,有效解决了950多万人、22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二是妥善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全省共投入救助资金近9.6亿元,发放粮食近5万吨,有效保障了灾区缺粮需救助的823万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困难群众956万人。三是实现大灾之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增加3亿元资金支持农业生产。上半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完成610.6亿元,同比增长0.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20元,同比实际增长9.1%。四是及时控制了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次数与往年相比基本保持平稳态势。“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旱救灾斗争中,我们的执政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的干部队伍得到了锤炼,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进一步加强。”秦光荣指出,我们深刻体会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指挥,是我们战胜旱灾的根本保证;全国各地大力支持、无私援助,是我们战胜旱灾的坚强后盾;全省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是我们战胜旱灾的力量源泉;统筹兼顾、坚持两手抓,是我们战胜旱灾的有力举措;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是我们战胜旱灾的重要保障。“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塑造和展现了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坚定信念、战无不胜、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抗旱精神。”秦光荣强调,有这种精神的人民,是没有困难能够压垮的,没有灾害能够打倒的。这种品质是推动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强大支撑,要大力宣传、大力学习、大力弘扬,把抗旱精神转化为推进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秦光荣指出,当前要认真借鉴这次抗旱救灾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继续毫不放松地抓好全省防灾减灾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要求,全面做好防汛抗灾准备。要把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摆在首位,切实解决好灾区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问题。要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这次特大旱灾暴露出的问题,还要加大力度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切实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秦光荣强调,要把抗旱精神转化为抓好当前工作的强大动力,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的部署,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推进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我省“两强一堡”战略目标,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各州市、省级机关、人民团体、驻昆省属企事业单位、本科院校和中央驻滇单位主要负责人,驻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主要负责人,全省抗旱救灾先进代表及各方面代表参加大会。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