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纪恒:躬身做官 挺身做人

李纪恒:躬身做官 挺身做人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8.2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都市时报

【出版日期】2011.08.26

【版次】第A06版(中央调整云南省委主要领导职务)

【入库时间】20111130

【全文】

李纪恒男,汉族,广西贵港人,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7月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2006年 7月被任命为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2011年8月,被提名为云南省省长候选人。

“躬身做官,挺身做人。”这是李纪恒的为官为人信念。

自2006年到云南上任以来,李纪恒曾出现在突发事件处置一线,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警醒领导干部,对庸碌官员进行敲打,赢得如潮好评;他曾带队冒着寒风细雨、日夜兼程,到怒江等地走访慰问。

兼任省文明委主任的他,要求“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群众参与、共建共管,以实事工程凝聚群众、以载体创新吸引群众、以榜样示范带动群众,让群众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努力开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中,他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干部队伍和服务设施‘三大建设’,完善社区自治、服务、管理、维稳和文明传播‘五大功能’”。

到昆明与孩子们欢度“六一”时,他指出“政府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切实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和学习环境,特别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残障少年儿童等群体,让所有少年儿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健康成长。”

据媒体的公开报道,李纪恒在云南的履职经历,涉及领域丰富,个性跃然纸上。

2008年7月22日,部署孟连事件处置工作

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警醒和启发大家

2008年7月22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召开普洱市领导干部会议,研究部署孟连县“7·19”事件处置工作,李纪恒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换位思考,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做好各项处置工作,让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李纪恒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警醒和启发大家。他说,这道理那道理,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是硬道理,与之违背的都毫无道理。必须从人民群众最渴望的事情、最不满意的事情做起,把是否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迫切需要办的事情办好。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是空喊口号,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当作大事,尤其是人命关天的事,更是要当作天大的事来处理。要建立健全群众利益的正常诉求机制和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加强各级干部进村入户下基层工作,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让群众有地方讲话,反映的情况能够得到处理,决不能回避矛盾、敷衍群众。要干好每一件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实事,让老百姓从身边的变化中感受到各级干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李纪恒说,孟连县地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一定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让老百姓懂得共产党是民族兄弟的大救星,人民政府是为老百姓当家做主的“活菩萨”。只有党和政府才能正确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决不是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各级党员干部都应当成为人民群众、农民兄弟的好朋友、主心骨、代言人。

2008年9月8日,以孟连事件为案例反思群众工作

一些基层干部

把为人民服务异化成为老板服务

“有的干部习惯于浮在机关,热衷于迎来送往,忙碌于文山会海,深入群众少,对老百姓的事总是躲、推、拖。”2008年9月8日,李纪恒在云南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研讨班”上说,“一些基层干部甚至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异化,变成了‘为老板服务’。这种淡漠群众利益、只为既得利益‘护法’的事再也做不得了。” 

7月19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警民冲突事件,造成2名村民死亡,41名民警、3名干部、17名村民受伤,9辆执勤警车被砸坏。云南省委决定,以孟连县“7·19”事件为案例,举办全省厅级领导干部和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研讨班,认真反思“孟连事件”的深刻教训,举一反三,探讨研究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全省各州市“四套班子”、省直机关各部委办厅局等方面负责人参加了8日开班的首期研讨。 

云南省委、省政府调查发现,孟连县部分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纠纷。个别县乡干部与企业打得火热,有的坐着企业提供的豪华越野车,有的在企业入股分红。为给企业“保驾护航”,县委甚至将一橡胶企业老板的儿子安排到企业所在乡镇担任主要领导,导致胶农对基层党委、政府失去信任。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以利益为核心内容的矛盾错综复杂。”李纪恒指出,“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不能够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导致的。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时,一些党员干部往往摆不正位置,没有站在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一边,不能做群众的主心骨、代言人,屁股很容易坐到比群众强势的既得利益群体一边。” 

“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却疏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沟通却困难了;领导干部的文化、学历提高了,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反而降低了。”李纪恒说,“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综合自新华社、云南日报等公开报道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