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李纪周全记录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6.28
【版次】第20版:书摘·档案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影响李纪周的两个女人
比较成克杰与李纪周,辩护律师张建中说:“两案最相同的一点就是背后都有女人。”
影响李纪周的第一个女人叫李沙娜,是李纪周1990年去广州挂职锻炼时认识的。有熟悉内情的人士介绍说:“广州的一年半(挂职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讲,改变了李纪周后来的命运。”有足够的证据表明,1998年底,李纪周被“双规”,即与李沙娜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影响李纪周的第二个女人是他的妻子程辛联。后来法庭庭审在认定李纪周是否有重大立功表现时,有一材料证明李纪周揭发某某走私问题,但李的揭发并不具体。不过,李告诉办案人员具体情况可向他的妻子程辛联了解。果然,程辛联提供的信息,直接有助于此案侦查。程辛联介入李纪周各项事务及其周边关系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受宠与求宠
老红军父亲并未帮他升迁
李纪周在公安部大院里长大,他的父亲是老红军,从建国初期进入公安部一直干到离休。公安部的老人说:“(我们)甚至是看着他从小孩子长大,一直做到副部长的位置。”很多老人对李纪周受其父亲疼爱有很多记忆,站在更客观的层面,有人评价说:“受宠,同时胆大,结果害了李纪周。”
李纪周有一条腿不好,是瘸腿,很明显。有解释说是小儿麻痹的后遗症,也有解释说是小时候踢球受伤所致。但是,李纪周后来当过兵,后进入公安部,这些都需要健全身体的机构与李纪周的瘸腿形成了一种反差。但因为李纪周父亲一直在公安部工作,所以这种反差后来甚至也没有太多的人注意。
李纪周出生时,他父亲已经41岁了,而李纪周也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先前公安部宿舍在木樨地,每天早上有班车接送。有经常坐这一班班车的人士回忆说:“他爸爸真是疼爱这个儿子,经常早早地起床,到班车上占一个座位给李纪周。”父亲1998年去世,时年95岁,而这年年底李纪周即被“双规”,所以也有人感叹:“幸亏他爸爸‘走了’,否则不知会多伤心。”
“干干净净”,这是多数人评价李纪周所通用的一个词,而且,“他的头发总是弄得锃亮,根根细致,根根到位”。公安部里的老人评价李纪周“懂礼貌”,在部里如果碰见老人,有职务的,李纪周一律叫职务,没有的则叫“叔叔”“阿姨”,即使后来他做到了副部长,仍然如此。
有人观察到,在部里食堂吃饭,打菜的师傅给别人半勺,给他会是一勺。当然,这时李纪周已经是副局级了。“不过,很难说别人是冲着他的官位去的,与他同级别的官员也很多啊。”即使在这些非常正面的评价里,也有一个共同的判断:“(李纪周)特别爱玩。”而治安局所管辖的领域,在过去一般描述为“特种行业”,也即酒店歌厅舞厅、大型文艺体育表演场所。
李纪周的升迁,多大程度上得到他父亲的帮助?这个问题,无论是李纪周曾经的上司,还是后来接任他位置的官员,答案很一致:“没有!”
李纪周的父亲是安徽金寨人,参加过长征,说起他,大家首先会说起他的外号“老天爷”。这个外号的来由有解释说是他的口头禅就是“老天爷”,所以别人慢慢地也这样暗地里叫他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是工农干部,文化程度不高,一直在公安部办公厅行政处工作,经常需要管理的是工人,而他又保持着军队的工作作风,因此被称为“老天爷”。
“老天爷”给人印象很好,他不是那种一板一眼、严肃过分的人,随和再加上他的资历,大家在敬重之余颇有好感。后来离休了,他经常到公安部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麻将,身体很好,但耳背了,所以听不见别人说话,只有他一个人大声而快活地说个不停。他离休时是办公厅副主任身份,但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说:“以他爸爸的位置与关系,想帮儿子,最多也只能在他进入军队与公安部的时候,往更高层的位置走,很难说帮得上。”(阅读全文,请联系《天天新报》副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