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启桥时代
【副篇名】——专访云南省省长李纪恒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0.22
【版次】第B07版:今日云南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侨报讯】今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东南亚之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紧接着前往东南亚。两位中国领导人接踵出访,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外交与合作推向新的高潮。作为中国唯一从内陆面向东南亚开放的省份,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加强,会给云南这个边陲省份带来何种影响?云南的区位优势又该在这一进程中如何体现?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就此接受了本社的独家专访。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与东盟10+1的高峰会上提出,将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正在大力建设“桥头堡”的云南如何理解这一构想? 面对这样的机遇,云南都做了哪些准备?
李纪恒: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蓬勃发展,合作取得累累硕果。从2002年到2012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23.6%,目前已达到4000亿美元;相互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3.4倍。中国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
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以此带动建设各次区域经济走廊,进而打造涵盖21个经济体、28亿人口的亚太大市场。
9月3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讲话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过去的十年,中国与东盟携手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未来十年,双方要继往开来,推动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新的“钻石十年”。
历史上,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交往与合作源远流长,“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人们耳熟能详。长期以来,云南省坚决贯彻中央外交政策,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与东盟各国高层互访和民间交往频繁,在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深厚的情谊。
我们相信,随着双方合作的扩大和推进,云南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这也将给云南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而云南加快发展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今年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桥头堡建设为今后5年政府工作的总抓手,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积极拓展与东南亚、南亚的交流合作领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开放道路,为我国沿边沿海开放拓展新空间,创新开放新模式。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抓住机遇,必须提高我们利用国际、中国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水平,提高驾驭对外开放的能力。同时,必须苦练内功。当前,云南经济运行还面临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结构有待优化、持续增长压力加大,资金筹措依然困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幅上升,城乡居民增收乏力等多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破解。
记者:这几年云南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合作模式是否得到有效验证?
李纪恒: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开放走向辉煌,云南各族人民的不懈追求和美好向往,努力变“交通末梢”为“开放高地”。今年6月在昆明举行的首届南博会暨第21届昆交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云南“开放高地”的效应成果。20多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团参会,外经贸成交17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6.5%。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盛会,其意义不仅是成交额的增长,而证明云南在更广阔、更高的舞台是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且已经初尝发展路径转变的甜头。王林 蔡如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