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街长”刘绍萍
【作者】 陈薇薇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5.13
【版次】第4版(广角)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他工作的地方不是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而是人来车往的大街小巷,他上班的时间不是一天8小时有规律,而是“五加二”和“白加黑”。当人们进入梦乡时,他与队员们却还在巡逻值勤;当有人为非作歹时,他带领队员们勇往直前;当弱者需要帮助时,他伸出热情的双手……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无私无畏,任劳任怨,先后荣获市、县“十佳新人新事”、“优秀人民警察”、“十佳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11年6月获评“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11年12月被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个人”,并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人民的好警察―――芦溪县治安巡防大队大队长刘绍萍。
脚步丈量和谐平安路
如今,骑自行车的巡防队员穿行于大街小巷,已然成为芦溪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人们心中,他们就是安全的象征。“我们每天的巡逻路线加起来有100余公里,我们要用朴实的脚步丈量城区每一寸和谐平安之路。”刘绍萍说。
为夯实“大巡防”根基,刘绍萍将队伍分组成3个巡防中队,分工负责沙湾、大哥大、金鹰广场、金惠小区4个岗亭,并以岗亭为中心,设置了4条巡防路线,在县城不同位置设立14个考勤点,构建了一个辐射县城的治安巡防管控网络,同时采用步巡、自行车巡、摩托车巡、警车巡多种方法,提高见警率,达到防控目的。刘绍萍以身作则,起早摸黑,每日坚持检查督促,在重点部位重点路段进行重点巡查。由于他与队员们一起巡逻在大街小巷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芦溪街长”。谈起最近几年芦溪县城的治安情况,从事客车营运的刘申文很是感叹,他告诉记者,前些年自己都想转行了,因为遇到一些白坐车不给钱的都算了,他最怕遇到抢劫的人,“这几年在街上24小时都能看到巡防队员在巡逻,我们老百姓心里也就有安全感了”。
在刘绍萍办公室的桌上,记者看到有一个足足能装4斤水的超级大茶杯,刘绍萍说这个茶杯可是他的“宝贝疙瘩”,从2005年使用至今说什么也不舍得换,“每次巡逻完回来,一口气喝下去全身都舒服了。”
练兵有方凸显真本色
巡警随时可能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擒得住、打得赢是对巡警的基本要求。刘绍萍坚持每月一大练、每日一小练,持之以恒地开展大练兵活动,力求打造“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训练主要以擒拿格斗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为重点,进一步提高队员发现疑点、防暴处突、协同作战和自我保护能力。大练兵时刘绍萍与队员们一道同吃同住同训练,大队离家仅有不到1里的路程,可他一星期也难得在家陪妻儿吃上一顿饭。
2010年4月4日中午,刘绍萍途经凌云路段时,看见一门市前围了好多人,他立即停车探个究竟,发现两名吸毒人员因扒窃他人钱包被发现,自称患有艾滋病,气焰十分嚣张,连失主也不敢靠前。刘绍萍主动上前亮明身份,在其义正辞严的威慑下,两名吸毒人员当即将扒窃的钱包、手机等交出,并主动配合前往当地派出所接受处理。2011年4月8日中午,两名吸毒人员在凌云路扒窃时被群众发现,便掏出凶器威胁群众,巡逻经过的刘绍萍迅速拨开人群,一个箭步冲到扒手面前,大喝一声:“我是警察!赶快放下刀子,不然对你们不客气。”两名扒手当即就服了软,刘绍萍随即给他们戴上手铐,将他们移交给芦溪派出所。2012年3月16日中午,在芦溪县日江路一名女子手拿菜刀拦下一辆轿车堵塞交通并挥刀威胁路人安全,现场民警一直劝阻无效。危急时刻,只见刘绍萍趁其不备一个箭步上前就是一个侧边摔,立马将嫌疑人制服在地,周围群众不由得鼓起掌来。犯罪嫌疑人事后被鉴定为狂躁型精神病人。
记者问刘绍萍:“她要是真的动起刀子来,你就不怕危险吗?”他却坦然回答说:“如果警察都怕了,那老百姓不是更没有安全感了么。”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近两年在他的带领下成功处置应急突发事件19起,圆满完成各项安保工作任务21次,并抓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16人(其中网上逃犯1人),县城治安秩序明显好转。芦溪县的许多群众都知道,一年365天刘绍萍只要出了家门就只有一套衣服可穿,那就是―――警服,刘绍萍说每天都穿警服一是为了可以随时出警,二是为了提醒自己时刻牢记警察的神圣职责,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真情搭建警民连心桥
刘绍萍时刻牢记宗旨,真情为民,有许多原本素昧平生的人都把他当作“贴心人”,他常对队员说:“群众诉求无小事”。2011年6月的一天上午,天气炎热,刘绍萍在巡逻过程中突然发现前面围着一群人,他心中一惊,急忙前去查看究竟。原来一位年轻妇女骑自行车上街,4岁的孩子坐在车后座上,不小心将脚伸进了后轮与支架的空隙中,小孩的脚被钢丝卡住拿不出来,逐渐肿胀并泛出紫色,疼得直哭。刘绍萍当机立断,拿来钳子将钢丝剪断。解除险情后,又用车迅速将母子俩送到县医院治疗,在支付了200元医药费后又悄悄离开巡逻去了。多年来,刘绍萍结对帮扶了3户困难党员和2户五保户,每年还拿出1000元帮助芦溪镇敬老院的陈原顺夫妇、拿出2000元资助了芦溪小学的两名孤儿,本就不高的工资更是愈发紧张,连儿子都抱怨爸爸,几年都没有给他买过礼物。
16年来,刘绍萍以执着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对待自己的工作,“创先争优铸和谐、真情为民树形象”是他不断追求的工作目标。“校园平安卫士”、“忠诚卫士谱和谐 英勇无畏铸警魂”、“平安卫士谱真情 乐于助人活雷锋”……走进刘绍萍的办公室,整整一面墙挂满了群众送来的各色锦旗。回顾16年的从警之路,刘绍萍坦言:“说句心里话,干警察特别是巡警这一行十分辛苦,但是看到我们的付出能为老百姓换来一份安宁,再辛苦我也觉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