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平的“星期天”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1.02
【版次】第01版:头版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2013年12月29日是星期天,室外最低气温已达零下4℃。
早上6时30分,天刚蒙蒙亮,市老火车站片区改造征迁与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只睡了6个小时的刘绍平,便被闹钟叫醒了。与往常一样,他习惯性地跳下床,快速洗漱完毕就出门了,顺路买了早点,边走边吃,匆匆赶往办公室。
7时10分,是指挥部每天的例会时间。会上,刘绍平认真记录了一天的工作任务。
散会后,刘绍平和同事带着一天的任务,来到即将要拆除的房屋现场,快速摆好“房屋拆除,请勿靠近”等安全提示牌,然后开始指挥挖掘机工作。
11时35分,国翔楼已签约并搬迁完毕的部分房屋全部被拆除。刘绍平边走边拍打身上的灰尘,在食堂草草吃完午饭后便回到办公室,继续投入工作。
解放西路还有几户居民不愿跟征迁办沟通。刘绍平拨通了其中一户电话,听到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按我的条件办吗?”刘绍平刚开口说想找他再谈谈,对方当即挂了电话。“这种情况,我们征迁工作人员几乎天天都能遇上。不过,只要能早日促使对方签约,再大的委屈我也能受。”刘绍平面带笑容说道。
下午2时整,刘绍平与同事来到尚未签约的一位居民家中。该户居民认为,补偿费应按照附近一高档小区的房价进行补偿。刘绍平与同事逐一解释。当听到此次拆迁标准是按照新建普通商品房销售价格来衡量的,对住户十分有利时,居民不再答话了。此时,刘绍平和同事并没有催促居民签约,就起身离开了。他们得给他再冷静考虑的时间。
晚7时,刘绍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征迁与拆迁指挥部,但此时他还不能回家,项目部还要开会总结一天的工作。
本报记者 杨津玉 见习记者 蒋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