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改革续写“春天的故事”
【副篇名】受邀陪同习近平视察的欧广源、李灏、梁广大、陈开枝谈改革 王卫国 黄怡 薛冰妮 伊晓霞 刘其劲 罗苑尹 谢亮辉 许黎娜 孙天明 杨涛 庄树雄 王睦广 王丹丹 王辉 叶淑萍 刘凡 康殷 李平 黄丫丫 胡明发 朱利辉 陈宇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12.15
【版次】[AA06][政情]
【入库时间】20130310
【全文】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资料图片
李灏陪同习近平视察。
梁广大陪同习近平视察。
陈开枝陪同习近平视察。
20年前,他们作为历史见证者,亲历了邓小平同志南方之行,其间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代伟人的思考与魄力,见证了“春天的故事”。
20年后,作为改革开放的坚定践行者,他们受邀来到深圳莲花山,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们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则表示要老当益壮,“争分夺秒为改革鼓与呼”。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
改革是民族复兴必由之路
12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再次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小平同志塑像前缅怀纪念。这次与以往有所不同———作为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亲历者,欧广源受邀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向小平同志塑像敬献花篮现场。
“习总书记视察广东有三个‘新’”
欧广源参加工作30多年,曾两次接待小平同志。第一次是1984年在顺德担任县委书记,小平同志从珠海到广州,路经顺德。第二次是1992年在佛山任市委副书记,小平同志到顺德容奇镇(现容桂镇)珠江冰箱厂视察,他向小平同志汇报工作。
“我沾了伟人小平同志的光,很幸运。”欧广源说。对于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欧广源深有感触: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胜利闭幕后第一次到地方视察调研就来到广东,纪念小平、缅怀小平,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慎重安排,给予我们巨大的鼓舞与启迪。第一,向中国人民,向全世界,进一步宣示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第二,充分肯定广东按照小平同志指明的方向前行的正确性,广东用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三,为中国特别是广东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习总书记视察广东,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三个‘新’。”欧广源解释说,一是新的形象。不封路,不扰民,与群众见面握手,很亲民。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实干、再实干,很实在。二是新的思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强调既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三是新的梦想。在总书记视察过程中,干部群众对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给予很高期盼,“中国梦”更加清晰、更为可即。
此次视察将为广东注入更强大动力
广东如何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欧广源说,广东有今天,靠的就是改革开放,这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
“这几年,广东改革开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从深圳和顺德的大部制改革,到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开展‘三打两建’等等。这些行动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发展软环境,凸显了总书记提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欧广源认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央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习总书记视察广东也必将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深圳市原市委书记李灏:改革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
李灏曾于1986年至1993年担任深圳市委书记,他是深圳特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市委书记,并两次陪同邓小平南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12月8日,在深圳莲花山,李灏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向邓小平铜像献花。
近日,年逾八旬正在疗养院休养的李灏接受南都记者访问,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感触很深。
李灏表示,习近平此次深圳之行,特地在莲花山顶与当年陪同小平南巡的四位老同志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总书记的亲民和对历史的尊重。“上任不到一个月,总书记就到深圳来,意义非常重大,我们要好好领会。”
当天,李灏与其他三位当年曾陪同小平南巡的老同志一起来到莲花山顶。由于现场围观群众太多,李灏并没有机会跟总书记有太多的对话。“我对习总书记说,我们都七老八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但会为他鼓掌”。
李灏说,总书记这次来深,不封路不扰民,带头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做了好榜样。
总书记此行昭示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在李灏看来,“改革开放到今日,一味讲GDP,讲外向型经济已经不行了。”李灏说,改革开放之初,特区发展外销来料加工的经济模式,确实为国家积累了丰厚的外汇储备,才有了继续发展的底气。但到了今天,外销与内销的比例、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都要重新思考。
李灏认为,经济改革要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转变,要启动内需,内需的动力在哪里,就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而提高收入水平,税收政策,分配政策的改革必不可少。
李灏表示,现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如此复杂,各级领导不仅要懂中国,也要懂外国,因此干部要专业化、干部队伍要稳定,这样才能可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珠海市原市委书记梁广大:改革开放会有更多实际行动
回忆起陪同习近平总书记深圳视察,原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既激动也自豪。在莲花山公园,他们四位老同志聚在一起,回忆起了邓小平同志当年的南巡情景。
梁广大曾是改革开放的先锋,也仍是改革开放的力挺者,“我对总书记说,中国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昭示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让他感触很深。
梁广大说,1992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不足、发展还有些落后,思想意识形态争议比较尖锐,改革迫在眉睫,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方之行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当前经济增长方式、干部作风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依然显得紧要而迫切。总书记洞悉这些问题与症状,并选择了继续改革开放来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梁广大看来,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总书记离开北京视察第一站首选广东,实际上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告,从理论、路线到制度,十八大定下来的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战略将坚定不移,不仅不会动摇,还必将深化。总书记广东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的决策,非常正确,非常有远见。同时这也说明,推动今后的改革开放绝不是空谈,而会有更多的实际行动。
广州市原政协主席陈开枝:不能用贫富差距扩大等理由否定改革
20年前的那个春天,陈开枝是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陪同邓小平南方之行11天,其间他深刻体会到了一代伟人的思考与魄力;20年后的这个冬天,72岁的陈开枝,和其他的老同志一同受邀来到深圳莲花山上,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向邓小平的雕像献花。
“我觉得总书记站得很高,想得很远,相当于给全国人民和世界做了一个庄严的宣誓,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走到底。”陈开枝说,“只有继续改革开放,才能沿着小平同志的遗愿继续前进,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从接到陪同习总书记向小平同志塑像敬献花篮的通知开始,陈开枝就一直在考虑到时要和总书记说点什么,他觉得怎么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总书记这次来深圳,请我们这些老同志去参加,我认为总书记有着特定的考虑,也有着特定的意义。这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定会按照十八大决定的方针路线,把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到底。”
陈开枝说,现在有一些奇谈怪论,以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等理由来否定改革。这明显不对。我们承认这些现实,但以此来否定改革,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无稽之谈。
20年过去了,面对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调整当前的利益格局,让大多数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陈开枝说,今天我们遇到了土地制约、技术瓶颈等难题,承担了继续担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任务。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能不能完成任务,就是看我们有没有对人民、对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如今广东是站在30年来搭建的坚实肩膀上再起跑,作为后人的我们不能无所作为,不能安于现状,必须具有起码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统筹:南都记者黄怡
采写:南都记者王卫国黄怡薛冰妮伊晓霞刘其劲罗苑尹谢亮辉许黎娜孙天明杨涛庄树雄王睦广王丹丹叶淑萍刘凡康殷李平黄丫丫胡明发朱利辉陈宇实习生陈昕昀王晓全南方日报记者徐林辛均庆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