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妈妈送给李灏10岁生日礼物:鸿恩寺公园认养一株桂花树 “

妈妈送给李灏10岁生日礼物:鸿恩寺公园认养一株桂花树 “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9.1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重庆晚报

【出版日期】2010.09.16

【版次】第021版:都市新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石板坡长江大桥南桥头绿化带上种了高大的银杏树 记者 张质 摄

树多了,荒山也绿了,城市更山清水秀了———自2008年8月我市启动“森林重庆”以来,这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

从去年9月起,我市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今年3月、7月,又分别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目前,针对这些创建目标的多项措施,正在逐步推进中。

1

年努力

相当于种了十年树

今年7月底,胡宝钰为儿子李灏在鸿恩寺公园内认养了一株桂花树,作为儿子10岁生日的礼物。

胡宝钰是江北区一小学的教师。怎样让儿子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她想了很久,后来看到认养树木这一号召,“这能从小培养孩子爱绿、护绿的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胡宝钰专程带着儿子来到鸿恩寺森林公园,花1000元认养了一棵桂花树,“以后会经常带着儿子来看看这棵树,让儿子和这棵树一起成长。”

自“森林重庆”启动以来,全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年初,市林业局等部门还向全市发出身边增林、绿满城乡“双十”行动倡议,发动农村每个农民每年每人种十棵树,倡导每户城市居民每年养十盆花木。

来自市林业局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8月启动“森林重庆”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1119万亩,占总体规划2200万亩建设任务的51%,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2%提高到36%。仅去年种下的树就达578万亩,几乎是前10年的总和,相当于1年种了10年树。

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说,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变化,今年初,我市在44个申报城市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今年还要再种十年树。”吴亚说,今春我市已完成321万亩,到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7%。未来两年半内,我市还将大搞荒山绿化,预计新增造林1200万亩。

1

个社区

老建筑变“花园洋房”

这几天,气温有些回升,但对大渡口新一社区居民廖碧华来说,并不影响她的幸福生活:早上早起在绿树成阴的月亮岩社区公园里锻炼身体,晚饭后散散步、跳跳舞,或与老邻居摆龙门阵。

“听说我们社区还要补栽树子呢。”廖碧华说,她住的社区建于20年前,是典型的老社区,一栋栋房子修得几乎一模一样,间距也相同,也不讲究什么小区环境,楼道经常堆有垃圾。社区看上去很破旧,也很脏,很多年轻人都因为这个原因搬走了,剩下的居民多是中老年人。

廖碧华说,今年初,政府开始对社区进行改造,不仅把垃圾全运干净了,还装扮了整个社区环境,社区内新修了月亮岩社区公园,有健身步道,有椅子,很多人喜欢饭后到公园亭子里聊天、下棋或看书。

廖碧华告诉记者:“搬走的人现在都后悔得很,你看,现在我们这个社区就跟花园洋房差不多。社区里只要有缝隙的地方,都进行了绿化,现在只要推开窗,就能看到花草绿树。”

据悉,全市类似于月亮岩社区公园的公园并不少,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园、社区公园430个,老百姓推窗即可见绿。

1

条干道

银杏树提升绿化档次

驾车从石板坡长江大桥驶入南岸区,道路中央笔直的银杏树便映入眼帘,每棵都有脸盆粗细,非常壮观。银杏树下是绿油油的草地,间隔两三米还有黄色或红色的花点缀,为银杏树阵增添几分生机。

“这些树非常大气。”外地来渝出差的秦远良对南岸区这十余株银杏树很赞赏,“感觉城市绿化一下就上了档次。”

秦远良说,以前也来过重庆,当时觉得重庆没什么树,这次来的印象就太深刻了,街上的树非常多,还不乏大树,让人感觉这是一座生意盎然的城市。

“这些大树搭起了城市绿化的骨架。”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主城区91条干道、179个转盘、节点、三角地栽植各类植物1167万株,其中胸径8厘米以上的大树达40万株,20厘米以上的大树8.6万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75万亩。

目前,主城区的绿地率由2006年的30.05%提升到2009年底的36.49%,绿化覆盖率从33%上升到3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83平方米上升到11.69平方米。

1

个大户

“绿林好汉”盘算生意经

铜梁县庆隆乡冬笋村5社的秦钟荣,是当地有名的林业大户。1986年,他从集体分到近40亩林地。20多年来,这些林地两极分化特别严重:自留林长势不错,其他代管林却品种单一,长势也不好。

老秦说,以前代管林产生的经济效益属集体,干多干少都只能按人头分钱,平时管护并不上心。现在不同了,他几乎每天都窝在林子里施肥浇水。“实施森林工程后,又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有了林权证,心里踏实了。”

“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看着荒山都长满了绿树,心里很高兴。”老秦为自己的树林规划出两套赚钱方案:一是通过补植补造,树林品相好了,可整体流转卖钱;二是巨尾桉5年就能成材,10棵树可卖500多元钱,4000多棵树5年后能换回20万。

市林业局统计,自森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林业产值从2007年的125亿元增加到去年底的210亿元。农民来自林业的人均收入,去年超过400元,比2008年增加了120元。

“两翼”地区还把速丰林建设与林农增收致富结合起来,集中打造10个万亩速丰林示范片和10个万亩特色产业示范片。今年上半年,分别完成速丰林基地造林68.9万亩,特色经济林35.1万亩。

森林建设记事

2009年9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动

国家森林城市于2004年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发起,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目前全国已有22个城市被授予这一称号。

去年9月,我市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序幕。

2010年3月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启动

生态园林城市被称为城市建设中最高级别“绿色勋章”,尽管比园林城市只多出“生态”二字,要求却更苛刻。

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估每年进行一次,采取城市自愿申报,建设部组织专家评议。申报城市必须是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青岛、扬州、南京、杭州、威海、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晋城和张家港,是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

今年3月起,我市开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0年7月

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启动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我国城市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涉及面广、起点高、难度大,在已具备全国卫生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保投资达到一定标准基础上,才能有条件创建。

7月21日,市政府隆重召开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全面启动。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五大类26项指标,我市目前尚有包括单位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质量、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等在内的11项指标未达标。

本版稿件由记者 李珩 采写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