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真诚获受检者尊敬记者走访本市艾滋病监测哨点检验科室本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2.02
【版次】第22版 (天津新闻/热线)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记者走访本市艾滋病监测哨点检验科室 他们以真诚获受检者尊敬 本报记者 李灏良
昨天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在本市有一些与艾滋打交道的特殊医护工作者,他们长年坚守在医学检验岗位上,冒着感染病毒的危险,每天认真仔细地进行艾滋病、性病方面的筛查。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本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皮肤三科。该科室是本市15个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之一,这里的10名医护人员也是直接面对艾滋病可能感染者的人员,市民在这里接受免费的检验后,如果有感染的可能,将被要求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检,最终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毒。
记者了解到,在每天来此检验的市民中,有一些人已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在为他们抽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一旦不小心,就可能被含有“问题血液”的针头刺破或划伤手指,这样受感染的风险就很高。同时,一些感染者输液时,当药液输完后,感染者的血液会倒灌进输液管和输液瓶中,这时护士就要对其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被“问题血液”感染的风险。一些来此工作的护士刚上岗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的家人朋友也很担心她们,但出于对护理工作的热爱,这里的护士最终都坚持下来。
据这里的医护人员介绍,由于该科室常年担负着性病艾滋病的检验工作,来此受检的人员社会面貌比较复杂,素质良莠不齐,经常有人被检出可能感染病毒后情绪波动很大,对医护人员恶语相向。还有人本身是性病患者,这里的医护人员劝其检测一下是否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对方往往很不理解,想尽快离开。这时,每个医护人员都会心平气和地与对方交谈,耐心介绍艾滋病防治知识,用微笑劝导对方接受检查。
另外,这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能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检查结果等隐私情况严格保密,因而受到不少受检者的尊敬,于是,一些艾滋病感染者还将心里话向他们倾诉。这些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冒着一定风险,但如果能通过他们的努力,使病毒继续传播的可能性降低,那么他们就会感受到莫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