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灏:建深交所是“先生孩子后领结婚证”

李灏:建深交所是“先生孩子后领结婚证”

作者: 出版日期:2008.10.2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南方日报

【出版日期】2008.10.24

【版次】第A04版 (激流岁月)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我的

1991

深圳证券市场主要开拓者、力推深圳特区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领头人,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口述历史———

刚搞股份制改革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搞证券股票市场。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才逐渐提出建立资本市场的问题。

1988年7月,从欧洲考察回来后,我就开始考虑深圳证券市场体系建设问题。随后就开始了筹备工作。这期间,上海市领导带队专门来我们这里考察、参观,把我们几乎全套的东西都拿去复制。没想到的是,我们先申报建立证券交易所,中国人民银行没批;后来上海申报上去,就批下来。知道这个信息后,我们都很着急。

到了1990年11月22日,我们所有的证券交易系统都搞好了,在交易大厅现场参观时,筹备组负责人王健、禹国刚告诉我,准备工作早做好了。我问为什么不开业?他们说(人民银行)没批下来。我说,批不批你们不要管,政府会负责,你们一定要开业,先试业嘛。王喜义对我说:“证券交易所开业这么大的事,没有上边批文是不踏实的。”我对他说:“总行的批文没下来,就由你们市人行分行下批文。”这样,深圳证券交易所选定日子12月1日试营业。我们说的是集中交易,是“试业”,没用“正式开业”这个词。上海证券交易所是12月15日正式开业的,我们是12月1日试营业的,也没搞仪式。可以说,深圳的证券市场是先生出“孩子”后领“结婚证”的。

到第二年,建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申报才批下来,是1991年7月1日批下来的,7月9日补办了开业仪式。深圳证券市场的最大困难出现在1990年,当时场外交易泛滥,股票暴涨暴跌,深圳发展银行的股票最高炒到每股132元。市场控制不住了,差一点就被关掉了。

当时各界对股市的异议很多,我们对股市的前途也没有什么把握。直到小平同志发表著名的南方讲话,他讲到“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允许我们试验,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2008年9月9日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