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网上发布出售钢材虚假信息 10余家企业和个人被骗 一青年设

网上发布出售钢材虚假信息 10余家企业和个人被骗 一青年设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5.2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渤海早报

【出版日期】2011.05.20

【版次】第24版(天津新闻/法治)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在短短几个月内,一个某公司经营钢材信息的网页令10余家企业和个人相继上当受骗。南开警方接报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

网上骗局

今年年初,公安南开分局经侦支队接到河北省某搪瓷公司举报,天津信泰钢材贸易有限公司与其签订购销合同,骗取其近5万元货款。

经询问,该搪瓷公司的采购员小张在互联网上看到天津信泰钢材贸易有限公司出售角钢的信息,价格十分优惠,于是拨通网页上提供的电话。接听电话的男子自称郑某,在生意谈成后,河北搪瓷公司于当天下午将49865.5元货款汇到信泰钢材公司的账户。谁知两天过去,连角钢的影子都没见到,郑某的电话也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网页也打不开了。

深追细查

接到举报后,民警根据线索查找到曾为信泰公司代办注册的中介公司,并找到了当时负责信泰公司注册的刘女士。就在民警对该公司展开追查时,再次接到了一起案件举报,举报方是上海某物资公司,前不久在网上看到天津信泰公司的供销信息,打电话联系购买钢材,在通过传真与信泰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后,汇出71161.72元货款。谁知再与信泰公司联系时,电话便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了。

骗子落网

在警方调查期间,犯罪嫌疑人仍在疯狂作案,民警迅速与银行方面取得联系,密切关注可疑账号。今年2月,一笔177000元的款项汇进嫌疑账号,当天就有一个男青年到银行提取这笔款项,可惜银行工作人员没能稳住该人,被嫌疑人有所察觉,其丢下支票和企业结算卡逃之夭夭。民警抓住这条线索缩小可疑范围,暂住在本市北辰区的山东省来津打工人员李某进入了民警视线,经办照中介和银行工作人员指证,当初办理工商执照以及来银行划拨款项的男青年正是李某。5月6日11时许,警方在李某暂住地将其抓获。

真相大白

据李某交代,一年前他从原籍来津打工,一直没找到稳定的工作。2010年2月,他先从网上购买了“周某”、“李某”、“郑某”、“潘某”等多个假身份证,自己以郑某的身份从网上联系了一个办照中介,以“周某”、“李某”的名义顺利注册了信泰公司。然后又在网上委托某科技公司制做了公司网页,先后有人按网上公布的电话来电商谈购买钢材的事,待对方汇款到账后,他到银行提取现金或转账后与对方中断联系。通过此手段他先后骗取了上海、江苏、河北、陕西等省市公司及个人货款10余笔,累计骗走57万余元。赃款除一部分寄回家中,剩下的则用于其日常消费挥霍。日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因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